• 2012年第28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苏北平原河网区典型农村中小河流水体氮磷赋存特征

      2012, 28(5):1-6.

      摘要 (1378) HTML (0) PDF 2.82 M (1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苏北平原河网区的盐城市射阳县某个典型圩区(面积12.73km2)为例,通过连续15个月对圩区内沟渠河流水体采样分析,研究苏北平原河网区中小河流地表水氮磷赋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小河流水体氮磷超标严重,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所有水样品总氮质量浓度均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ρ=1.0mg/L),79%的总氮质量浓度超过Ⅴ类水质标准(ρ=2.0mg/L);73%的总磷质量浓度超过Ⅲ类水体标准(ρ=0.2mg/L),39%的样品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氮素和磷素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硝态氮是溶解态总氮主要赋存形态,相应的比例约为60%,铵态氮比例最少,约为10%;溶解态活性磷是溶解态磷素主要赋存形态,约为80%。畜禽养殖相对集中区域地表水氮素和磷素浓度高于其他区域;中沟、干渠等小型河流水体在夏季存在水质分层现象。

    • 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2012, 28(5):7-12.

      摘要 (1504) HTML (0) PDF 1.23 M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揭示北京市朝阳区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机制,采集2007—2009年不同季节中共计144个地下水样品进行监测,应用相关分析法、水化学方法和离子比例法分析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差别较小。地下水阴离子中HCO3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含量相对稳定,质量浓度均值在290~302mg/L,而Cl-受环境影响质量浓度变化较大,变异系数在95.7%~132%,阳离子则以Na+、Ca2+为主,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53~72mg/L[JP]和49~62mg/L,且Na+质量浓度变化稍大。总体上朝阳区地下水TDS中等,均值为449.4mg/L,与Cl-、SO42-、HCO3、Ca2+ 和Mg2+的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a为主,少数地段出现HCO3ClCaMg 和HCO3SO4NaCa。

    • 基于可控蒸散发的狭义水资源配置

      2012, 28(5):13-18.

      摘要 (1594) HTML (0) PDF 1.10 M (1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流域“天然-人工”二元水循环模式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为基础,构建对区域目标蒸散发(ET)的狭义水资源评估模型。结合流域分区经济耗水和生态耗水计算方法,给出评估模型分析过程,提出基于可控ET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以湟水干流为例,利用针对区域目标ET的狭义水资源评估模型,阐述当地近5a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配置格局提供建议。实例应用表明,基于区域目标ET的狭义水资源评估模型,可为流域分区的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提供依据。

    • 阳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2012, 28(5):19-24.

      摘要 (1271) HTML (0) PDF 2.16 M (1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从阳宗海湖底表层采集的25组沉积物样品中的10种重金属质量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Mn、Zn、V、Cr、Cu、Ni、Co、Pb和As的质量比平均值均超过了当地土壤背景值。而重金属系统聚类分析表明,Zn、Cr、Pb、As高度相关,其污染主要由于人类活动造成;Ti、Mn、V、Cu、Ni、Co的分布特征相似,其污染原因以岩石风化等自然因素为主。单因子富集系数评价表明,阳宗海10种重金属均达到了中度富集程度,其中As、Cu、Cr富集程度较为突出。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阳宗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阳宗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总体属轻微程度,阳宗海南岸局部区域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程度。几种重金属对阳宗海生态风险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As、Cu、Co、Ni、Pb、Cr、V、Zn、Mn、Ti,其中,As是阳宗海最突出的生态风险因子。

    • 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012, 28(5):25-28.

      摘要 (1276) HTML (0) PDF 1.49 M (1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50项地下水评价指标,利用灰色聚类法对滹沱河冲洪积扇平原区地下水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由于参评指标中痕量指标较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通过修正其聚类权的计算方法将原有方法加以改进,得出结论:区内绝大多数地区水质状况良好,影响区域地下水质量的指标主要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硝酸盐氮等无机指标,水质较差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城镇周围区、排污河道两侧、地表污染水体分布区及引污水灌溉农田地区。指出工农业发展及人类活动加剧是造成研究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 梯级电站建设对水质的影响

      2012, 28(5):29-33.

      摘要 (1303) HTML (0) PDF 1.29 M (1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和水质数学模型,对梯级电站建设前后的CJ江干、支流的水质变化进行研究,预测CJ江2020年5个梯级电站建设后干流水质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梯级电站水库蓄水后各坝址处平均DO质量浓度将较建库前略有下降,BOD5和NH3-N的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TP质量浓度变化较小。

    • 东江下游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现状评价

      2012, 28(5):34-37.

      摘要 (1316) HTML (0) PDF 1.11 M (1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定东江下游包括东江干流、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的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及表层沉积物中As、Ni、Pb、Cd、Cu、Zn、Cr和Hg的质量比,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东江下游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明显,Cd的地积累指数对应的污染程度为极强;Hg为中—强;Cu、Zn在东江干流为中,在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达到强—极强。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东江下游区段(包括东江干流、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接近或超过300,表明重金属引起的东江下游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达到了重度;存在潜在生态风险的重金属类物质主要是Cd、Hg和Cu,其危害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东江下游枯水期水质堪忧,Hg已超出地表水Ⅲ级水质标准。

    • 遥感估算蒸散发及其在中国盘山风景区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2012, 28(5):38-42.

      摘要 (1306) HTML (0) PDF 2.41 M (17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6—2007年中巴资源卫星(ZY01/ZY02)影像数据,采用统计经验法估算盘山风景名胜区的蒸散发量为3273.1万m3,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水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地下水补给量1.111m3的保证率为60%,反推入渗系数为0.2,区域地下水资源利用量占补给水量的56.6%,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5.5%以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且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水质构成威胁。指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应强化大气降水的节流,增加地下水补给量;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

    • 竺山湖及太湖西沿岸北段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2012, 28(5):43-47.

      摘要 (1412) HTML (0) PDF 1.44 M (1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竺山湖及太湖西沿岸北段底泥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d、As、Cr、Hg、Pb和Cu的质量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泥沉积物中Cd、As、Cr、Hg、Pb和Cu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23mg/kg、10.28mg/kg、82.98mg/kg、0.074mg/kg、35.27mg/kg和33.9mg/kg,分别是各自背景值的4.6倍、1.1倍、1.0倍、0.7倍、2.2倍和1.8倍;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点是:随底泥沉积物深度的增加,重金属质量比逐渐降低,并在底泥沉积物50cm深处表现出明显的重金属质量比降低拐点。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竺山湖及太湖西沿岸北段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重金属生态风险值范围为34~444,平均值为117,太湖西沿岸大浦口区域的生态风险较大,Cd是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建议对竺山湖以及太湖西沿岸区大浦口区域Cd的污染进行必要的疏浚控制,疏浚深度在底泥50cm深处,以有效去除该区域的Cd污染。

    • 乐清湾海洋环境季节特征及水交换过程研究

      2012, 28(5):48-51.

      摘要 (1458) HTML (0) PDF 1.21 M (1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4个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乐清湾的温(度)盐(度)、潮汐、潮流和余流等海洋环 境季节分布特征,并采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乐清湾的水交换过程,提出一个计算海湾水体平均置换率的简单公式,以直观描述湾内水体与湾外水体交换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乐清湾的水交换能力与湾内温(度)盐(度)水平及断面分布特征一致,从口门到湾顶,水交换能力差别较大,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南的水体基本1个月可完全交换,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北的水体2个月仍然无法交换到湾口水平。

    • 利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热电厂冷却水的试验

      2012, 28(5):52-56.

      摘要 (1382) HTML (0) PDF 1.47 M (1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托甪直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研究利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热电厂冷却水回用作为印染工艺漂洗用水的可行性以及采用混凝沉淀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采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电厂冷却水,对浊度、总铁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2%、96.9%和43.2%,出水水质稳定,能够满足印染企业漂染用回用水的水质要求;②增加混凝沉淀的预处理程序,对水体中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能减缓超滤膜表面的不可逆污染,减少超滤膜的化学清洗次数,改善超滤膜的过滤性能,提高超滤膜的过滤通量。

    • 连续微滤应用于印染废水反渗透预处理的研究

      2012, 28(5):57-59.

      摘要 (1384) HTML (0) PDF 1.12 M (1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连续微滤(CMF)作为反渗透(RO)的预处理工艺, 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CMF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色度、膜污染指数值的去除率均达到RO系统进水的要求。RO系统对盐度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出水水质优于自来水,各项水质指标满足印染工艺回用的要求。

    • 地下水硝酸盐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2012, 28(5):60-65.

      摘要 (1394) HTML (0) PDF 1.08 M (1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地下水硝酸盐原位修复技术,对目前使用较多的渗透反应墙与注射井引入工程实例加以说明。指出原位修复技术不同的适用条件,同时提出浅层地下水系统本身的自然净化机制对大范围的地下水硝酸盐的防治更具经济优势。

    • 环保型水处理药剂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2, 28(5):66-70.

      摘要 (1305) HTML (0) PDF 1.24 M (1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我国水处理药剂发展面临的机遇,阐述环保型水处理药剂的应用现状,认为水处理药剂在混凝理论不断创新的坚实基础上,将向绿色水处理药剂、多元复合水处理药剂和纳米材料、微生物絮凝剂等新型高效水处理药剂的方向高速发展。

    • 水资源危机预警模型

      2012, 28(5):71-74.

      摘要 (1334) HTML (0) PDF 1.05 M (1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水资源危机的特点,提出用尖点突变模型进行系列年水资源危机识别,将识别因子作为条件属性、识别结果作为决策属性来构建决策表,用粗糙集理论对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得到水资源危机预警指标和预警决策规则,用BP神经网络滚动预测预警指标,将指标的预测结果带入预警决策规则进行水资源危机判别,以此建立了水资源危机预警的CC-RS-BP模型。该模型是以规则形式进行预警判别,易被理解和利用,为水资源危机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滇池蓄清排污调度方案探析

      2012, 28(5):75-79.

      摘要 (1327) HTML (0) PDF 1.71 M (1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分析滇池水量入手,考虑外流域引水和沿湖周边及下游工农业用水,结合滇池水域内外湖运行特征水位和水质差异特性,以及海口、西园隧洞排水口位置分布,研究通过蓄清排污非工程措施来改善滇池水环境的调度方案。通过对比蓄满外排和蓄泄结合两种调度方案,得出蓄泄结合方案的交换水量大、负面影响较小,该方案现状条件每年可交换水量1.30亿~4.38亿m3,2012年实施清水海(一期)、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后每年可交换水量3.42亿~7.41亿m3。从调水量大、草海运行水位变幅小和对湖周边用水、湖堤影响的角度考虑,推荐蓄泄结合的调度方案。

    • 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的复核与评价

      2012, 28(5):80-82.

      摘要 (1266) HTML (0) PDF 1.05 M (1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动态法分析山西省盆地平原区和岩溶山区等重点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取用水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地下水超采状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提出下一步超采区划定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基于前期划定成果对重点地区进行补充调查;②盆地平原区仍是复核、评价的重点;③确定峨嵋台地的超采范围;④重点分析洪水泉、郭庄泉对应局部地区,如汾阳杏花村水源地超采情况。

    • 基于DEM的宁波市皎口—周公宅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划区定界方法

      2012, 28(5):83-86.

      摘要 (1364) HTML (0) PDF 2.43 M (1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宁波市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现状,以宁波市皎口水库和周公宅水库为例,采用空间分辨率为5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ArcGIS的水文分析模型,生成研究区流域盆地和集水流域的范围,初步划定保护区范围;同时,结合分辨率为0.5m的航测影像以及研究区自然和社会等多种数据,最终划定研究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和陆域范围,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 皂市水库生态友好型优化调度

      2012, 28(5):87-89.

      摘要 (1320) HTML (0) PDF 1.11 M (1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水电站年发电量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满足由逐月频率法计算的水库下游适宜生态流量下限为约束条件,构建皂市水库生态友好型优化调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选取典型年,采用动态规划法进行皂市水库常规调度与优化调度的发电效益对比以及优化调度与生态优化调度的发电效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平均而言,皂市水库优化调度比常规调度年发电量可增加1.8%,基于保障下游河段生态径流过程的皂市水库生态优化调度比优化调度年发电量减少0.95%。

    • 江苏省阳澄淀泖区水资源调度最低目标水位研究

      2012, 28(5):90-94.

      摘要 (1342) HTML (0) PDF 1.10 M (1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江苏省阳澄淀泖区湘城和陈墓水文站1971—2007年的逐日实测水位数据,用P-Ⅲ型适线法分析汛期和非汛期不同频率下的水位,结合区域引排控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等因素,确定了阳澄区汛期、非汛期的最低目标水位为2.6m、2.5m,淀泖区为2.55m、2.45m。由航运最低水位、生态水位等进行复核,证明确定的最低目标水位是合理的。最后通过最低目标水位与太湖流域水量模型计算的水位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说明区域现状水资源调度还不能保证各区在不同年型下的水资源总需求量,今后需加强水资源优化调度。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