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28(6):8-11.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5.002
摘要: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中2012年和2020年太湖水质保护目标为基础,结合太湖现状水质,确定太湖各湖区水质保护目标。选择1976年型降雨条件,采用太湖二维水量水质模型调算,获得满足太湖各湖区水质保护目标条件下的各湖区对应环湖河道水质控制浓度。
2012, 28(6):12-18.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03
摘要:基于我国湖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RBF、GRNN、BP、Elman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分别构建RBF等4种神经网络湖库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采用内插法构造网络训练样本,把我国湖库富营养化评价等级临界值作为评价样本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作为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对全国24个主要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RBF、GRNN、BP、Elman神经网络模型对全国24个主要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基本相同,表明研究建立的RBF等4种神经网络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均是合理可行的,其评价精度高,可为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同BP和Elman网络算法相比,RBF与GRNN神经网络模型不仅对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完全相同,且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调整参数少(只有SPREAD参数),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优点,可以更快地预测评价网络,具有较大的计算优势。
2012, 28(6):24-28.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05
摘要:选取南水北调东线江苏省受水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区域下垫面具有多样性和降雨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采用水面、水田、旱地和城镇道路4种产流模式模拟研究区产流量;概化受水区规划年(2020年)工业用水户23个;农业用水户92个、生活用水户25个、生态用水户11个和船闸用水户23个;建立研究区需水模型,计算该区域在3种年型下的需水量;初步进行供需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2020规划年遇平水年缺水0.28亿m3;遇一般干旱年缺水0.47亿m3;遇特殊干旱年缺水20.58亿m3。
秦建国 , , 张泉荣 , 洪国喜 , 贾小网 , 朱前维 , 朱骊 , 陈寅达
2012, 28(6):29-32.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06
摘要:根据2010—2011年秋冬春3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历史罕见旱情,以及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程度重等特点,对太湖地区春季旱情进行分析。并在降雨年际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大气环流、太阳活动、海温状况和区域严重旱灾韵律周期等多种模式进行研究,预测太湖地区干旱灾害。结果表明:2012年是严重干旱灾害暴发的极大值年;干旱灾害的暴发有规律可循,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严重干旱都是在特定的气候背景条件以及大气环流异常情况下发生的。提出太湖地区暖冬影响下“干旱-湿润”周期和78a(34a+44a)严重旱灾韵律周期,进行干旱灾害成因与预测研究。
2012, 28(6):33-36.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07
摘要:采用以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东辽河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 “一般”水平,水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对其的影响贡献程度分别为0.6337、0.1919、0.1744,其中年均供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水污染指数对东辽河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影响贡献程度分别为0.3354、0.1699、0.1045。
2012, 28(6):37-40.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08
摘要:以沙颍河干流界首至阜阳段为研究区,建立河流与地下水水量交换的数值模型,研究其主要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水量交换关系。在研究中发现:排泄河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之一,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量交换主要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河流与地下水的交换水量与河流水力传导系数C直接相关,基本呈指数关系。当C值为100 m2/d,沙颍河干流高洪水位期间,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为4.77×10-6m3/(s·km),在距离河流小于1000 m范围内的潜水水位受补给影响明显;在枯水季节,地下水对河流平均补给强度为7.26×10-3m3/(s·km)。枯水季节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强度较大,过度开采可能引起地下水对沙颍河的补给量减少,对枯水季节沙颍河河道流量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2012, 28(6):41-45.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09
摘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新疆博斯腾湖近10a的水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指出: 2000—2009年期间,2000年的水污染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说明该年水污染程度是10a中最为严重的。得到结论如下:近10a的博斯腾湖水污染的综合评价得分呈下降趋势,说明水污染程度有所降低,但从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其改善幅度并不大,甚至从2005年起,水污染综合得分有趋于上升的趋势,说明目前博斯腾湖水污染问题依然严峻,水质型污染突出,其污染发展趋势仍不容乐观。
童朝锋 , , 岳亮亮 , 郝嘉凌 , 邵宇阳 , 严以新 , 刘丰阳
2012, 28(6):49-54.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1
摘要:为研究南京市外秦淮河不同引调水方式对秦淮河水质变化的影响并评估调水效果,建立了外秦淮河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模拟不同时期不同水源补给,包括从秦淮新河闸抽引长江水和石臼湖引水,以及在不同闸控系统运行调控方式下,外秦淮河水质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引调水方案条件下,只要满足引水水量,可以显著提高外秦淮河的水质,部分河段水质甚至可以提高1~2个等级。枯季从秦淮新河闸引水工况为50m3/s时,外秦淮河水质COD可达Ⅳ类水,NH3-N达到Ⅴ类水;汛期从石臼湖引水工况为60m3/s时,外秦淮河水质COD可达Ⅲ类,NH3-N达到Ⅴ类水标准。研究结论可为南京市外秦淮河环境整治调水调度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2012, 28(6):55-58.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2
摘要:以2006年为基准年,从松花江流域水质状况、不同水体分布区域和松花江流域水体主要超标项目等方面,多尺度、多角度分析2006—2009年松花江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在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均出现整体好转的趋势,表现为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Ⅳ~Ⅴ类水体比例减少;松花江流域汛期水质略差于全年期,非汛期水质略好于全年期;松花江流域污染严重区域(Ⅴ类及劣Ⅴ类水体)由嫩江水系逐渐转移至松花江干流水系,由全流域分散的几个城市逐渐转移至流域干流周边的几个城市;从水污染指标看,除COD、CODMn 、BOD5外,NH3-N成为新的水污染超标项目。
崔龙 , 穆振侠 , 陈平 , 张红忠 , 董文明 , 黄静
2012, 28(6):59-61.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3
摘要:分析艾比湖湖水蒸发量,可为艾比湖最优运行水位的确定提供依据。根据阿拉山口气象站和精河气象站的测量资料,对艾比湖195m水位以下的湖水蒸发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从5月份开始艾比湖湖水蒸发量迅速增加,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1064.1mm,9月份呈现下降趋势;艾比湖5—8月的湖水蒸发量占全年湖水蒸发量的67%,且这一时期受气候、农林牧业用水的影响,湖面水位下降快,干涸速度加快。建议从4月份开始设法逐渐增加入湖水量,以补充、平衡艾比湖逐月增加的湖水蒸发量。
2012, 28(6):62-65.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4
摘要:根据湿地健康的理论思想,结合衡水湖湿地实际情况,构建衡水湖湿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衡水湖湿地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衡水湖湿地处于较健康状态。
2012, 28(6):66-69.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5
摘要:分析南阳盆地浅层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南阳盆地浅层地下水中氟的质量浓度总体上呈现出从山区到平原区逐渐升高、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运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并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探讨这种氟的分带性分布的成因,认为地下水流动系统源区至汇区的空间异质性是产生地下水中氟分带性分布的根本原因。
2012, 28(6):70-74.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6
摘要:为了促进可渗透反应栅(墙)PRB技术在我国地下水修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对PRB技术进行简要综述,包括PRB类型、原理,污染羽流的类型和污染方式,设计和安装PRB之前勘察的内容,反应介质材料类型的介绍和选择等,PRB的设计与施工、后期的维护与监测,并对PRB技术的经济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提出我国在研究PRB技术时,不应局限于研究反应介质,还应考虑前期勘察、结构、运行监测等方面的因素,并选择合理的地下水修复投融资方式和途径。
操家顺 , , , 姜磊娜 , , 蔡健明 , 邢丽 , , 徐祥 ,
2012, 28(6):75-80.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7
摘要:采用“臭氧-微量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考察了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运行效果及作为回用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投加的臭氧和粉末活性炭质量浓度分别为25mg/L和20mg/L,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气水比为3∶1时,组合工艺出水的ρ(COD)和ρ(NH3-N)平均值分别为49mg/L和0.28mg/L,出水平均色度为7,平均脱色率达90%,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检测发现,臭氧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有较高的去除率。
2012, 28(6):81-85.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8
摘要:以新疆库尔勒城区某氧化塘为研究对象,分析氧化塘对COD、BOD5、NH3-N、TN和TP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2009年,该氧化塘对COD、BOD5、NH3-N、TN和TP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2.2%、67.1%、12.1%、14.5%和39.3%。针对2006—2010年该氧化塘系统进水中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逐年上升,出水中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也随之上升,且水质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冬季出水部分水质指标不能确保达标,氧化塘内积累了大量污泥,经常发生底质恶化的现象,建议增加污水预处理设施,改进现行氧化塘处理工艺,冬季增加保温措施等,以提高氧化塘污水处理效果,改善氧化塘出水水质。
2012, 28(6):86-92.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19
摘要:对流域可持续性理念进行了概述,介绍加拿大弗雷泽流域可持续性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和方针、选择标准和筛选过程,评价弗雷泽流域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对我国流域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6点建议:①指标体系要能反映国家的现行政策和法律,并与之相关;②指标体系要能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保证其真实参与;③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开发框架;④从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视角来研发指标体系,体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⑤倡导流域管理与管理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⑥结合管理科学中的数学模型对指标体系和政策进行评价。
2012, 28(6):93-96.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20
摘要:以深圳某社区内人工快渗处理装置与人工景观水体系统为例,根据再生水换水控制实验和富营养化模型模拟结果,建立再生水水质、换水周期与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关系;结合再生水处理成本分析,建立该系统运行费用、占地面积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关系曲线。该方法可为社区景观水体设计与维护中权衡再生水处理成本与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资源保护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