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4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高速公路雨水径流污染浓度的系统动力学模拟

      2018, 34(4):1-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1

      摘要 (1769) HTML (0) PDF 1.67 M (1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降雨事件中高速公路雨水径流污染浓度变化的随机性复杂特征,建立了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交通流特征、高速公路特征、降雨事件特征对雨水径流污染浓度的影响。利用模拟软件Anylogic,基于5条高速公路的21个降雨事件抽样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模型中降雨时间、径流深度、降雨量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阐明了不同降雨事件情景下雨水径流污染浓度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提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降雨事件中雨水径流污染浓度的变化过程;在持续时间短而强度高的降雨事件中,高速公路雨水径流污染浓度较高,对沿线受纳水体的影响较大;雨水径流深度与污染浓度是正相关的,降雨量大的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最大析出浓度反而会比降雨量小的降雨事件提前出现;在降雨事件的前期,如果选择合理的控制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雨水径流的平均污染浓度。

    • “红旗河”调水方案的制约因素与中国西北干旱治理对策

      2018, 34(4):8-11.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2

      摘要 (2165) HTML (0) PDF 2.63 M (1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顾“红旗河”调水方案提出的背景以及方案构想,认为“红旗河”调水方案有几个制约因素:旱区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旱区大量水蒸发加强下风半干旱地区侵蚀降雨和水土流失、远距离悬河与干旱区明渠引水的泄漏和蒸耗,并提出治理我国西北干旱的对策:找出西北干旱的起源点——罗布泊,将罗布泊及其周围地区作为扭转西北干旱生态的关键点,采用改进的古老旱区引水技术,将水经地下引到罗布泊及其周围,筑起一道强大的水幕屏障,同时改善盆地内的地下水水质。

    • 中国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策略

      2018, 34(4):12-15.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3

      摘要 (1711) HTML (0) PDF 715.27 K (1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中小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对策:加强生态技术的应用,改变条块分割的中小河道管理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科学长效考核方式;分类施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严厉查处非法侵占河道、湿地及滨水区的行为;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和生猪养殖对河道的污染;大力推进水体污染物减排;减少水资源消耗,等。

    • “一带一路”分区水资源特征及水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2018, 34(4):16-21.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4

      摘要 (1936) HTML (0) PDF 12.14 M (1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研究“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及分区的基础上,使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库Climate Data Online多年平均日降水量站点数据,绘制了“一带一路”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及等值线;以主体水资源区与全国降水量的比值为依据,折算得到分区水资源量;结合“一带一路”水资源特征,分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水工程安全、供水保障安全、洪涝防御安全和跨界水安全等7个方面,分析了分区水安全问题,构建了体现“一带一路”特色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降水量呈东南多、中间少、西北适中的分布特征,不同分区降水量等值线疏密程度不同,表明分区降水空间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分区水资源量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如东南亚水资源量占全区域的比值高达46.88%,而东非和北非占比均不足1%;“一带一路”分区水安全形势各不相同,欠发达地区水安全问题突出,如中亚和非洲,跨界水安全问题在大多数地区均有所体现。

    • “一带一路”非洲区水-粮-能安全分析

      2018, 34(4):22-28.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5

      摘要 (1832) HTML (0) PDF 1.39 M (1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在非洲涉及的6个国家为研究区,根据2015年水资源、粮食和能源相关数据,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方法,分别计算了研究区水资源、粮食和能源的安全指数及3种资源的综合安全指数并分析其安全程度。结果表明:埃及水资源重度不安全,粮食轻度不安全,能源基本安全,综合安全程度为轻度不安全;苏丹水资源轻度不安全,粮食重度不安全,能源基本安全,综合安全程度为轻度不安全;厄立特里亚水资源和粮食均为轻度不安全,能源极度不安全,综合安全程度为重度不安全;吉布提水资源重度不安全,粮食和能源均为极度不安全,综合安全程度为极度不安全;索马里水资源基本安全,粮食重度不安全,能源极度不安全,综合安全程度为重度不安全;肯尼亚水资源轻度不安全,粮食基本安全,能源极度不安全,综合安全程度为重度不安全。

    • “一带一路”欧洲区水资源管理发展历程及启示

      2018, 34(4):29-34.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6

      摘要 (1570) HTML (0) PDF 1.10 M (1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科学、有效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对“一带一路”欧洲区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管理发展历程的总结,分析了“一带一路”欧洲区水资源管理现状,系统总结了其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其他区域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建议,包括建立国际河流磋商协调机制、建立国际涉水数据共享与互信机制、签订国际涉水法律与条约、促进水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完善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机制,以期对“一带一路”,乃至全球国家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 “一带一路”西亚地区降水时空特征及空间均衡分析

      2018, 34(4):35-41.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7

      摘要 (1971) HTML (0) PDF 11.96 M (18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一带一路”西亚主体水资源区为研究对象,提取全球高分辨率降水数据集中1961—2016年的数据,运用M-K秩次相关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西亚主体水资源区的降水时空变化及其空间均衡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降水量均值大小从高到低分别为土耳其地区、伊朗地区和阿拉伯半岛地区;土耳其地区降水量呈轻微上升趋势,伊朗和阿拉伯半岛地区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伊朗地区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土耳其、伊朗分别存在8~10 a和20~25 a周期变化特征,阿拉伯半岛地区存在8~10 a和22~25 a两类周期变化特征,其中8~10 a周期为主;阿拉伯半岛西部和中东部地区为研究区内降水最缺乏的地区。

    • “一带一路”中亚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分析

      2018, 34(4):42-48.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8

      摘要 (1675) HTML (0) PDF 2.94 M (1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统计1997、2002、2007和2014年中亚区5国水资源利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经济社会(人口、GDP)数据,采用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中亚各国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度。结果表明:1997—2014年中亚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间匹配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空间匹配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利用-GDP的匹配度略高于水资源利用-人口的匹配度,工业用水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略高于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

    • “一带一路”东南亚及南亚跨界河流问题分析

      2018, 34(4):49-55.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09

      摘要 (1579) HTML (0) PDF 2.20 M (1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了“一带一路”东南亚及南亚主体水资源区涉及的7条跨界河流存在的用水争端问题,分析了该区域跨界河流用水争端问题对“一带一路”的潜在影响,并提出该区域跨界河流用水争端问题的研究思路和解决“一带一路”东南亚及南亚地区跨界河流用水争端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推进提供支持。

    • “一带一路”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

      2018, 34(4):56-60.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10

      摘要 (1795) HTML (0) PDF 1.08 M (1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函数法计算2015年和203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脆弱性,分析“一带一路”实施对该经济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区水资源脆弱程度在2015年和2030年均处于“强脆弱一级”等级,但是脆弱性指标由0.236提高到0.271,增幅14.83%,“一带一路”的实施对经济区水资源脆弱性影响较大,水资源条件对承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压力;北海市水资源最为脆弱,脆弱性指标由0.544提高到0.801,增幅47.24%,评价等级由“极脆弱一级”提高到“极脆弱二级”,说明“一带一路”实施对北海市水资源脆弱性影响最大。

    •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国家及尼泊尔水土-经济耦合评价

      2018, 34(4):61-66.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11

      摘要 (1829) HTML (0) PDF 1016.55 K (1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4个国家及尼泊尔1961—2014年的水土资源和经济发展耦合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1961—2000年水土资源承载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2001—2014年则相反,水土资源承载变化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1961—2014年各国水土资源与经济耦合协调度介于0.312~0.739,处于濒临失调和基本协调型,耦合协调最好的是尼泊尔,最差的是孟加拉国;耦合协调度提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国,达到0.368,幅度变化最小的是孟加拉国;各国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系统对比关系由经济滞后型转变为水土资源支撑滞后型。

    •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催化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试验

      2018, 34(4):67-70.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12

      摘要 (1540) HTML (0) PDF 825.46 K (1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超临界水气化试验,考察不同催化剂K2CO3、Na2CO3、NaOH和KOH对H2产率以及对渗滤液中COD、TOC、TN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450℃、28 MPa、15 min 的反应条件下,4种催化剂对H2产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NaOH、KOH、K2CO3和Na2CO3,且在NaOH添加量为5 g 时,H2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值54.45%;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渗滤液中COD、TOC、TN和NH3-N的去除率均随着催化剂的加入而有明显上升。

    • 4种生物滞留填料对径流污染净化效果对比

      2018, 34(4):71-79.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13

      摘要 (1601) HTML (0) PDF 2.88 M (1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生物滞留系统净化效果,探讨了绿沸石、蛭石、活性炭、珍珠岩等材料用作特殊填料时对道路径流雨水中NH+4-N、TN、TP、COD等污染物的吸附性能。静态摇床实验研究了填料对各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并建立了各填料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沸石的综合吸附性能较好,活性炭次之,4种填料的等温吸附过程拟合结果基本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模型。以沸石作为特殊填料的小试结果表明,生物滞留系统对NH+4-N、TN、TP、COD的负荷削减率可分别达到70.59 %、85.83 %、79.98 %、66.02%。从净化性能及经济性方面考虑,沸石作为生物滞留系统特殊填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 三峡库区香溪河回水区营养状态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

      2018, 34(4):80-85.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14

      摘要 (1584) HTML (0) PDF 1.58 M (1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5—2016年香溪河回水区域主要水质参数和营养状态的周年监测数据,分析并探讨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回水区营养状态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潜在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香溪河回水区TN、TP污染十分严重,在调查时段内,各月份香溪河库湾水体的TN、TP质量浓度均远高于限制值,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2)香溪河回水区水体营养程度较高,所有月份均达到中营养以上水平,并在2015年8月达到富营养状态。水体营养状态从低到高季节顺序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TN质量浓度是影响香溪河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最重要的指标;(3)香溪河回水区TN主要来自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流域上游的磷矿资源开采产生的工业废水以及库湾沿岸的点源污染是水体中CODMn与TP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水体中Chl-a质量浓度受TN、TP等营养盐的限制较弱,SD受浮游藻类和悬浮物的共同影响。

    • 湖泊水体营养状态对沉积物好氧氨氧化菌异质性的影响

      2018, 34(4):86-9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4.15

      摘要 (1537) HTML (0) PDF 2.74 M (1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方法,对江苏7个湖泊沉积物中好氧氨氧化微生物进行分析,研究湖泊水体营养状态对沉积物好氧氨氧化微生物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综合营养指数分析结果表明,23个采样点中,61%的湖区为中营养状态,39%的湖区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每克底泥中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amoA基因拷贝数虽然分别从中营养湖泊的3.91×106和3.82×106上升到轻度富营养湖泊的1.30×107和6.07×106,但湖泊水体营养状态并未显著影响沉积物AOA和AOB的丰度。T-RFLP分析结果表明,湖泊水体营养状态对AOA和AOB的优势种属及群落多样性也未产生显著影响。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湖泊水体营养盐浓度能解释AOA的群落结构差异的56.3%,而仅能解释27.2%的AOB的群落结构差异,TN和NO-3-N浓度是影响沉积物AOA分布异质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湖泊水体营养盐浓度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更能影响AOA和AOB的群落结构组成。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