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特约专家论坛
    • 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基本认知与关键技术体系

      2023, 39(1):1-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1

      摘要 (1037) HTML (0) PDF 5.68 M (2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实践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被动管理、主动管理和智慧管理3个阶段;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础理论、科学内涵以及实施的路径模式,在理论上形成了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系统认知;基于“是什么”“什么水”“定什么”“怎么定”和“怎么管”5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关键技术体系,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四水四定”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指出了发展方向。

    • >水资源
    • “双碳”目标下水资源行为调控研究框架及展望

      2023, 39(1):8-14, 56.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2

      摘要 (687) HTML (0) PDF 6.44 M (2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双碳”目标下水资源行为调控研究,构建了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双碳”目标下水资源行为作用机理研究、量化研究、调控研究3方面内容;阐明了水资源行为与“双碳”目标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水资源行为对“双碳”目标作用函数确定及定量评估、面向“双碳”目标的水资源行为调控机制与定量描述3个关键问题,并介绍了这3个问题相应的研究方法;围绕上述内容,从水资源行为作用机理、定量评估、调控模型、应用实践4个方面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考虑调水和供水规则的水库优化调度

      2023, 39(1):15-21, 48.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3

      摘要 (330) HTML (0) PDF 9.17 M (3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用于调节当地地表水资源的水库受多水源影响需要制订新调度规则的问题,考虑非常规水调蓄能力低的特点,在优先配置非常规水的基础上对受水区水库设置调水和供水规则,建立了考虑调水和供水效率的水库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理想点法和遗传算法对调度规则寻优。将模型应用于威海市区米山水库,结果表明:与标准调度策略相比,优化后的水库调度规则使多年平均调水量减少2692.4万m3,多年平均弃水量减少417.5万m3,提高了天然来水和外调水的利用率;枯水年对外调水的依赖性高于丰水年和平水年,平均调水量仅减少398万m3;在该调度规则下,减少外调水量的同时增加非常规水的配置可将农业供水保证率从75%提高到88.4%。

    • >粤港澳大湾区水问题专题
    • 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框架研究

      2023, 39(1):22-31.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4

      摘要 (438) HTML (0) PDF 12.40 M (1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水问题多维交织特性,基于流域系统整体观梳理总结了技术上可控、逻辑上关联的5个水安全调控子系统结构,包括:河势调控子系统、内河水环境水生态调控子系统、外江咸潮调控子系统、城市暴雨洪涝调控子系统、外江洪潮调控子系统。探讨了各子系统关键机理、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原理、协同调控的关键技术需求及协同调控模型算法架构,构建了大湾区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框架,以珠江河口为例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的应用,为大湾区水问题系统治理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 >水资源
    • 粤港澳大湾区咸潮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2023, 39(1):32-41.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5

      摘要 (397) HTML (0) PDF 14.02 M (1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咸潮逐年加剧、江河来水偏枯、供水需求增加的趋势,系统分析了珠江河口咸情面临形势及主要问题,揭示了珠江河口咸潮运动机理和上溯规律,结合珠江河口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厂取水、蓄水、供水格局特点,统筹考虑上游补水压咸、中游取蓄水避咸、下游工程措施阻咸3个层面的对策措施,创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咸潮综合防控体系。

    • 珠江河口磨刀门枯水期盐度统计模型

      2023, 39(1):42-48.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6

      摘要 (291) HTML (0) PDF 9.25 M (2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潮汐和径流两个影响河口盐水入侵的主要动力因子,通过分离短时间尺度潮汐变化和长时间尺度径流变化对盐水入侵的不同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建立了枯水期磨刀门盐度与潮汐、径流的统计模型,并通过滤去径流影响对模型进一步修正,建立了修正盐度统计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构建的盐度统计模型和修正盐度统计模型能反映珠江河口磨刀门枯水期日特征盐度的变化过程;盐度统计模型总体均值相对误差23.4%,修正盐度统计模型总体均值相对误差2.1%,说明修正盐度统计模型精度高于盐度统计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干旱专题
    •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特征

      2023, 39(1):49-56.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7

      摘要 (415) HTML (0) PDF 8.17 M (2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特征,采用西南地区1968—2017年101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8个水文站月径流资料,计算了标准化降雨蒸散发指数(SPEI)和标椎化径流指数(SRI),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PCC)确定了干旱响应时间并结合游程理论识别、融合和剔除干旱事件,构建了线性干旱传播模型并确定了西南地区部分流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触发阈值。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干旱响应时间为2~7月;水文干旱敏感度分布与气象干旱传播率分布较为一致;干旱烈度传播阈值较小的流域,水文干旱事件历时更长。

    • >水资源
    • 人类活动影响下塔里木河流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规律

      2023, 39(1):57-62, 7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8

      摘要 (331) HTML (0) PDF 9.51 M (2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塔里木河流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规律,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径流干旱指数(SDI)分析了气象、水文干旱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源流区气象、水文干旱均呈减弱趋势,干流气象干旱呈减弱趋势,水文干旱与之相反;随时间尺度增大,干旱历时延长;源流区气象、水文干旱以及干流气象干旱的发生频率受人类活动影响后(1993年后)均降低,仅干流水文干旱的发生频率升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后,源流区不同季节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均变长,干流干旱传播时间除春季外均缩短;源流区干旱传播时间延长与气候变化有关,而干流干旱传播时间缩短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基于改进三维识别方法的西北地区干旱事件分析

      2023, 39(1):63-7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09

      摘要 (447) HTML (0) PDF 18.52 M (2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基础,基于改进的干旱三维识别方法,提取多个反映干旱空间动态演变过程的特征变量,对西北地区识别的气象干旱事件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时空演变模式,揭示季节干旱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改进的干旱三维识别方法能够准确提取出时空连续的干旱事件,提高了干旱时空动态演变监测的可视化程度;1960—2018年西北地区气象干旱事件以同向迁移规律为主,青海省北部和甘肃省中部为两个主干旱中心区域,且呈现出历时逐渐变短、大面积干旱事件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西北地区季节连旱事件多集中在青海省,春夏秋连旱事件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迁移,夏秋冬连旱事件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且两种季节连旱事件在发展后期的迁移速率相对较快。

    • 基于联系数集对势置信区间估计的旱灾风险分析模型

      2023, 39(1):73-78, 9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0

      摘要 (242) HTML (0) PDF 7.86 M (1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现有集对势方法难以进一步挖掘联系数中不确定性变化信息问题,提出将三元联系数减法集对势看作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采用95%置信水平下置信区间的长度来反映不确定性大小,建立了基于联系数集对势置信区间估计的旱灾风险分析模型。以宿州市为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现有的减法集对势、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相一致,说明基于联系数集对势置信区间估计的旱灾风险分析模型合理有效;该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不是一个数值,而是一置信概率区间,提供了关于评价结果可靠性方面的信息,能够反映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旱灾风险实际情况,在水资源保护系统不确定性分析评价中具有应用前景。

    • >城市防洪专栏
    • 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的管运洪水防洪标准探讨

      2023, 39(1):79-8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1

      摘要 (221) HTML (0) PDF 3.45 M (2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2种洪水风险理念,论述了现行防洪标准的含义及年标准洪水频率曲线的推求方法,提出了基于年标准洪水频率曲线诊断管运洪水防洪标准的新方法。介绍了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管运洪水的方法,研究了其风险结构。以马边河马边站洪水为例推求管运洪水,结果表明: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管运洪水选取的样本序列不完全符合防洪规范要求,所得到的管运洪水对应标准高于现行防洪标准,增大了洪水风险,会加大涉水工程的规模。

    • >水资源
    • 福州晋安河片区海绵改造对城市内涝的影响

      2023, 39(1):83-9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2

      摘要 (314) HTML (0) PDF 13.86 M (1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海绵改造对城市洪涝的影响,有效提高城市对洪涝问题的韧性,对福州市晋安河片区海绵改造效果进行分析。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对片区管网、地表、河道进行耦合模拟,设计了7种海绵改造方案,对各方案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选择琴亭湖附近典型排水片区,量化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湖库联合调度协同措施下片区的内涝响应。结果表明:构建的洪涝模拟模型能有效模拟晋安河片区暴雨内涝过程,不同的海绵改造措施对最大淹没面积、溢流节点数、超载管道数以及主河道不同断面水位的影响有所不同;全域海绵改造与管网优化组合的方案作用下,模拟得到的海绵改造综合效益最优。苏迪罗台风降雨驱动下,典型排水片区在无海绵改造措施下的总淹没面积为22.87hm2,采用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SUDS)措施后,淹没面积减小为22.48hm2,进一步加入调度规则,总淹没面积减小为9.83hm2,仅采用源头海绵改造措施在面对极端降雨时效果有限,结合SUDS与湖库调度可以有效减缓内涝问题。

    •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研究综述

      2023, 39(1):93-100.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3

      摘要 (514) HTML (0) PDF 5.15 M (2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脆弱性研究存在的概念和研究框架缺乏共识、空间尺度精细化不足以及耦合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动态模拟薄弱等局限性,梳理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认知、测度方法、时空模拟3个维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未来要不断完善城市暴雨内涝脆弱性的理论体系,加强大数据驱动下的内涝脆弱性定量测度方法和人类行为对脆弱性的适应性调控研究,实现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的多尺度、精细化动态模拟,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求。

    • 深圳河流域内陆侧洪涝风险分析

      2023, 39(1):101-108.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4

      摘要 (275) HTML (0) PDF 11.25 M (19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与防灾减灾能力四大风险要素对深圳河流域内陆侧的洪涝风险进行分析,构建以雨、洪、潮叠加的复杂致灾因子危险性和高度城市化带来的高易损性为特征的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修正熵权法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洪涝的危险性风险、易损性风险和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福田区西南部至罗湖区西南部是极高危险性与极高易损性的统一体,在防洪减灾中应予以较全方位的重点防护,其他低易损性且高危险性地区只需根据主导的危险性因子给予有所侧重的防护措施;构建的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政府防灾减灾规划与防洪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亦可为防灾资源分配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效信息。

    • 气候变化下水文模拟不确定性若干问题讨论

      2023, 39(1):109-118, 149.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5

      摘要 (268) HTML (0) PDF 9.29 M (2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阐释水文不确定性定义的基础上,根据气候变化下水文模拟不确定性的分类,总结了气候变化情景、水文模型和评估过程方面不确定性研究的基本范式,概述了每种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影响,综述了气候变化下水文模拟不确定性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水文系统模拟不确定性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结合复杂网络,增强对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的可靠性;科学处理数据时间窗问题和冗余性,为无资料地区径流预测提供支撑;揭示变化环境下非平稳异方差性水文序列的发生规律。

    • 长江上游径流对气象要素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2023, 39(1):119-126.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6

      摘要 (441) HTML (0) PDF 6.61 M (2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长江上游8个主要水文站(直门达、石鼓、屏山、高场、北碚、寸滩、武隆、宜昌)控制流域作为子流域,利用其1979—2015年径流及气象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计算径流对降水与气温变化的敏感性,并与多元线性回归法和Budyko框架法进行对比,分析降水与气温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79—2015年8个子流域径流与降水变化趋势整体不显著(p=0.01),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径流对降水、气温的敏感性系数均值范围分别为0.37~0.76mm/mm、-4.77~-33.53mm/℃;径流对降水、气温的敏感性系数随着干旱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在干旱指数大的子流域降水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更大,在干旱指数小的子流域气温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更大。

    • 1956—2018年太湖流域降水统计特征及演变趋势

      2023, 39(1):127-132, 173.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7

      摘要 (359) HTML (0) PDF 12.72 M (1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太湖流域133个代表性雨量站1956—2018年实测日降水资料序列,采用P-Ш型频率曲线、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进行太湖流域及其水利分区降水演变趋势诊断及统计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1956—2018年太湖流域年降水以0.557mm/a的速率缓慢增长;太湖流域及其水利分区降水演变特征不一致,东南部平原区的降水波动大于西北部山丘区;各水利分区不同频率设计暴雨中百年一遇设计雨量空间分布差异性最大,其中最大7d降水量表现最显著,最大3d降水量次之,最大1d降水量最弱;各水利分区年降水量的增长幅度不同,流域东北部变幅为每10a 17.3~33.0mm,西南部为每10a 3.30~22.2mm,整体呈自东向西逐渐减弱的趋势;太湖流域及其水利分区年降水呈现多尺度周期变化,35~62a周期变化最显著。

    •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区及受水区降水径流变化特征

      2023, 39(1):133-141.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8

      摘要 (331) HTML (0) PDF 15.20 M (1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给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比《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制定水平年更加完整的水文观测数据识别2001年以来工程区降水、径流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比较期(2001—2016年)相对于基准期(1956—2000年)的降水、径流统计特性差异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期,比较期调水区降水量变化不明显,长江大通水文站天然径流量下降3.5%,调水区水资源条件较为稳定;比较期受水区降水量较基准期基本无变化,天然径流量较基准期上升3.9%,但山东省、河北省和天津市受水区天然径流量下降6.6%,3省市天然径流量呈明显衰减态势。

    • 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等级评估

      2023, 39(1):142-149.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19

      摘要 (232) HTML (0) PDF 5.34 M (1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十六字”治水方针,在发展中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可变集法和偏联系数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2008—2017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标、发展等级和分布规律,构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评估体系。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向好,不同流域范围内部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上、中、下游的产业绿色发展水平依次向好。

    • 中国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安全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2023, 39(1):150-15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0

      摘要 (344) HTML (0) PDF 6.37 M (1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中国资源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通过构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模型、DEA-Malmquist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安全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了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安全水平呈“双极分布”的空间格局,整体安全水平逐年提升,粮食子系统安全水平最高,水资源子系统安全水平最低;2005—2019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上升态势,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与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时空格局差异显著,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空间格局由南至北呈现出“高—低—高”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维度上耦合协调呈现向高水平耦合阶段演进的趋势。

    • 塔里木河“二源一干”生态供水潜力研究

      2023, 39(1):158-165.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1

      摘要 (221) HTML (0) PDF 8.17 M (13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短缺、流域损失水量过大、用水效率低下、农业灌溉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等问题,基于“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以塔里木河二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及其干流(“二源一干”)的山区水库群和平原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兼顾塔里木河干流的农业灌溉用水、生态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多目标,构建并求解了现状水平年和远景规划年的山区与平原水库群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供水潜力和山区水库群联合调度的贡献。结果表明:仅通过干流平原水库群联合调度,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用水的供水保证率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山区与平原水库群优化调度,在远景规划年各行业均满足设计保证率要求,体现了山区水库群显著的调控性能和“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远景规划年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供水潜力为2.84亿m3,可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坚实的水量基础。

    • 新沟河工程应急调水效果评估

      2023, 39(1):166-173.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2

      摘要 (223) HTML (0) PDF 11.96 M (13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新沟河工程应急调水的相关问题,评估工程实际调度效果,基于新沟河工程应急调水试验期间实测水量水质数据,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引入水质改善系数、类别变化指数等分析评估了新沟河工程沿线水质对引水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调水试验期间新沟河西支分流比为0.30~0.59,受到西支分流的影响,新沟河东支入太湖日均流量占新沟河日均引江流量的9%~22%,长江来水对京杭运河以南东支的影响时间约为西直湖港北枢纽开启并持续引水3d后;干流水质改善效果与本底水质以及断面距离来水水源的远近有关,本底综合污染指数较大的断面,其最大水质改善系数总体较大,当断面本底水质状况接近时,距离来水水源较近的断面水质改善系数较大。

    • >水环境
    • 考虑大气沉降的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

      2023, 39(1):174-180, 189.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3

      摘要 (227) HTML (0) PDF 7.96 M (1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面源污染为主的湖库型流域,为建立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控制之间更精准的响应关系,借鉴日最大负荷总量模式,基于物质量平衡原理提出考虑径流丰枯变化、不均匀混合、大气沉降等影响因素的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方法,包括污染混合区设置、代表水文系列确定、逐日分区水量水质计算。以沙河水库为例,分别以全湖Ⅱ类、主湖Ⅱ类作为水质管理目标,采用2010—2015年代表水文系列对总氮动态水环境容量进行精细解析。结果表明:全湖Ⅱ类、主湖Ⅱ类水质管理目标下沙河水库总氮水环境容量的多年均值分别为36.7 t和99.43 t,若不考虑湖滨混合区,全湖Ⅱ类水质目标下总氮的年水环境容量计算值偏大66.43%;实施水质目标管理的水域面积越大,大气沉降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越大;径流年际及年内丰枯变化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显著;各分区总氮控制总量占全流域总量的比例与面积比基本一致。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可量化不同因素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科学解析面源输入型湖库水环境容量的时空结构特征,实现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分区管控的有机联动,更好地支撑流域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 河流潜流带氮素迁移转化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2023, 39(1):181-189.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4

      摘要 (319) HTML (0) PDF 7.86 M (2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归纳了描述潜流带氮素迁移转化行为的水动力、溶质运移、微生物生长数学模型及其耦合关系,分析了耦合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试验数据获取、过程耦合关系建立、模型参数识别对数值模拟不确定性的影响。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应加强潜流带原生环境监测、热传输过程与其他过程耦合、多维度多过程耦合模型优化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 洪泽湖流域污染负荷削减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2023, 39(1):190-199.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5

      摘要 (266) HTML (0) PDF 10.91 M (1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分析了1980—2020年洪泽湖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通过Johnes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不同情景下污染负荷输出量,利用回归模型建立污染负荷与生境质量关系,预测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措施对生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洪泽湖流域生境质量逐年恶化,空间上呈“南优北差、东优西差”分布格局;流域污染负荷输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污染负荷在差生境质量区域有明显集聚效应,污染负荷与生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在自然发展(污染负荷无削减)情景下,2030年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与2020年相比较将降低1.0%~2.4%;根据流域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在污染负荷削减率为8%情景下,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较自然发展情景提升0.9%~2.2%,在污染负荷削减率为18%情景下,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较自然发展情景提升1.3%~2.7%,流域污染负荷削减对于提高生境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 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湖区水环境容量的影响

      2023, 39(1):200-207, 24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6

      摘要 (305) HTML (0) PDF 12.60 M (1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了鄱阳湖在极端退水年(2016年)和一般退水年(2017年)两种退水工况下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前后的水动力水质过程,并构建湖区水环境容量模型评估了鄱阳湖拟建水利枢纽对湖区水质和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枢纽建设运行能显著增加鄱阳湖的水体体积,每月最大可增加77%;在退水初期主要降低湖泊中部的TP质量浓度,在极端退水年的退水后期会导致闸上TP质量浓度升高,在一般退水年则会导致闸上TP质量浓度降低,但对CODMn和NH3-N质量浓度空间分布无明显影响;在极端退水年,枢纽建设运行会导致CODMn、NH3-N和TP质量浓度增大,而在一般退水年则会导致TP的质量浓度降低;枢纽建设运行能显著提升CODMn和NH3-N的水环境容量,在一般退水年会增大TP的水环境容量,但在极端退水年TP的水环境容量可能降低。

    • 建筑小区尺度下径流控制率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率协同关系研究

      2023, 39(1):208-215.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7

      摘要 (274) HTML (0) PDF 9.64 M (1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陕西省西安市天福和园小区为例,基于SWMM原理构建了水质水量计算模型,借鉴国内外相似地区相关模型参数的选取并结合实测数据确定模型参数。设计了9种重现期和5种雨峰系数条件的45场降雨,以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域的径流控制率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率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雨峰系数降雨条件下,径流控制率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率呈线性关系,COD、TN、TP和TSS 4种污染物的拟合函数曲线的协同系数均大于0.989;雨峰系数对拟合函数曲线的斜率与截距影响不大;建筑小区尺度下径流控制率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率存在高度的线性关系,可根据径流控制率推算出污染负荷削减率。

    • >水生态
    • 梯形透空丁坝局部水动力特性对底栖动物生境演替的影响机制

      2023, 39(1):216-224.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8

      摘要 (259) HTML (0) PDF 14.58 M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因梯形透空丁坝局部水动力特性对底栖动物栖息地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此类结构的大范围推广应用的问题,依托长江深水航道建设的示范应用工程,构建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选择中华绒螯蟹为指示物种,研究了不同径流条件下梯形透空丁坝局部水动力特性及其对指示物种栖息地的影响;结合梯形透空丁坝不同时期沉积物和底栖动物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梯形透空丁坝对底栖动物生境演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梯形透空丁坝迎流面产生的上升流将主流引导至丁坝后上方,在汛期为中华绒螯蟹提供了避洪场所;坝内及坝后较小的流速和丰富的流场结构为中华绒螯蟹提供了索饵场和越冬场。

    • 柴达木盆地湖泊天然生态水文特性辨识

      2023, 39(1):225-233.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29

      摘要 (291) HTML (0) PDF 15.82 M (1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柴达木盆地内盐湖资源开发布局与生态空间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以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湖泊东、西台吉乃尔湖为例,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及气候观测数据,结合水量平衡等方法进行湖泊天然生态水文特性辨识。结果表明:东台吉乃尔湖以2.19km2/a的速率呈扩张趋势,湖面积为180~220km2,西台吉乃尔湖以3.50km2/a的速率缩小,湖面积为130~140km2;水量减小时,东台吉乃尔湖以原有形态向内缩小,西台吉乃尔湖从近似三角形形态萎缩至椭圆形,由于地形和上游来水路径的原因,两湖的湖岸线主要在湖西南侧和西北侧发生变化;对长序列湖泊面积变化做累积频率曲线,确定湖泊面积保证率,选取25%、50%、75%和90%的保证率,可识别天然状态的湖泊面积、湖容及空间形态。

    • 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及应用

      2023, 39(1):234-24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3.01.030

      摘要 (402) HTML (0) PDF 6.77 M (2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系统梳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基础上,聚焦水生态系统,选取2004—2021年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3大类14项指标,建立了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核算方法及计算公式。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基于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评估了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对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5年向家坝水电站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量为261.1893亿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变化量为111.4940亿元,调节服务价值变化量为84.8151亿元,文化服务价值变化量为64.8802亿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