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2(6):57-61.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6.06.009
摘要:以2013年在陕北定靖中部地区采集的62组地下水水样的全分析测试结果为数据基础,分别用单指标评价法、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层级阶梯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加权平均,以期得到更加可靠的质量评价结果,旨在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评价结果显示,Ⅰ、Ⅱ、Ⅲ、Ⅳ、Ⅴ类水所占比例分别为3.23%、11.29%、9.68%、24.19%、51.61%,约75%的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该区地下水质量较差。水质整体分布规律为:东北部沙漠—平原地区水质较好,西南部黄土丘陵地区水质差;在局部,油气井开采较密集和芦河周围地区水质较差,说明原生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造成该区地下水质量差的两个主要原因。
2012, 28(4):74-77.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4.017
摘要:从陕北油区的靖边天赐湾注水井、子长余家坪选油站、青化砭选油站采集采油污水,利用高效石油降解菌CT?6的菌液以及加入营养物质的菌液两种方法进行了净化处理。实验结果为:靖边县天赐湾水样用不加营养物的实验菌株处理2 d后,石油类物质质量浓度为7.86 mg/L,达到国家石油类物质排放二级标准,8d时,石油类物质质量浓度下降至4.21 mg/L,达到一级标准;子长余家坪选油站水样用不加营养物的实验菌株处理8 d后,石油类物质质量浓度为19.52 mg/L,达到国家石油类物质排放三级标准;青化砭选油站的水样用两种方法处理后水样中的含油量均没有明显下降。在青化砭选油站水样处理过程中,只给水样中投加菌体的处理效果优于给水样中添加菌体和营养物质的效果。
2008, 24(5):59-61.
摘要:在分析流水壕泉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设立地下截渗墙修建地下水库的办法,以拦蓄地下水资源。经过可行性分析,在流水壕泉域内修建人工地下水库是可行的,在古洼槽分布区补设开采井群抽取地下水,实现地下水库集中供水,并可获得开采量5400m3/d。修建后可以解决由于附近煤矿不合理开采导致的缺水问题。
2006, 22(5):22-27.
摘要:以秃尾河流域为例,从地下水与表生生态环境关系的野外调查入手,以地下水为主线,在深入分析流域表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驱动力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表生生态环境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较好,其中盖沙丘陵区和沙漠区是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