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李家科 张兆鑫 蒋春博 王书敏
    2020, 36(1):1-8.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0.01.001
    [摘要](6222) [HTML](0) [PDF 342.48 K](16532)
    摘要: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是适用于分散式雨水处理与利用的代表性生态技术,但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运行效率及寿命。综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关键技术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高效净化能力填料的研制、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的建立及设计参数的优化、有机微污染物累积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的构建等将成为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未来的研究热点。
    2  水文站流量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吴志勇,徐梁,唐运忆,何海
    2020, 36(4):1-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0.04.001
    [摘要](6055) [HTML](0) [PDF 284.41 K](15769)
    摘要:
    在分析现有水文站流量在线监测实现途径的基础上,综述了流量在线监测中流速面积法和水力学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依据通过局部流速计算断面流量原理的不同,将基于流速面积法的水文站流量在线监测方法分为指标流速法、流速分布模型法和表面流速法3类。并对比分析H-ADCP法、V-ADCP法、二线能坡法、雷达法、粒子图像法、量水建筑物法及水工建筑物法的优缺点,指出在提高在线监测精度、改善稳定性和促进应用3方面应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3  流域综合治理的多维嵌套理论与技术体系
    褚俊英 周祖昊 王浩 戴东宸
    2019, 35(1):1-5.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9.01.001
    [摘要](3684) [HTML](0) [PDF 3.02 M](13846)
    摘要:
    在分析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构建了流域综合治理系统的多维嵌套理论构架,即主要体现在时间维、空间维、要素维、过程维以及调控维5个维度的耦合关联,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的三大关键技术体系:机理辨识技术体系、定量综合模拟技术体系以及优化决策技术体系,旨在为我国流域综合治理实践提供支撑。
    4  全球治水模式思辨与发展展望
    严登华 王浩 周梦 秦天玲
    2020, 36(3):1-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0.03.001
    [摘要](5428) [HTML](0) [PDF 318.03 K](13416)
    摘要:
    近百年来全球治水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然而,全球水问题愈演愈烈,亟待进一步创新治水模式。结合水问题发展历程,剖析了水问题的根本症结;从治水目标、总体路径和治理措施等方面解析了全球治水模式的不足,认为当前的全球治水模式未能充分融合水循环及多要素过程的自然属性,存在末端治理和过程分离等突出问题。对下一步治水模式提出了发展建议:从耦合流域水循环多过程互馈机制的角度,提升自然属性和自然力的作用,协调多要素多过程的功能,建设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系统治理复杂水问题。
    5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模型的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左其亭 张志卓 吴滨滨
    2020, 36(2):1-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0.02.001
    [摘要](6512) [HTML](0) [PDF 1.59 M](12893)
    摘要:
    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3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对九省区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2017年评价结果进行了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增大趋势,河南、山东、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趋势最为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两准则层相关指标的改善密切相关;空间维度上,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未达到Ⅰ级(可承载)水平,空间差异性明显;产水模数、人均水资源量、供水模数、生态用水率、植被覆盖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为7大主要障碍因子,部分障碍因子在不同省区存在明显差异。
    6  基于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
    金菊良,徐新光,周戎星,崔毅,宁少尉,周玉良,吴成国
    2021, 37(1):1-6.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1.01.001
    [摘要](4162) [HTML](0) [PDF 616.16 K](9518)
    摘要:
    为定量分析评价水资源空间均衡状况和空间差异,采用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复合关系,构建了由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和承载压力2个系统、15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提出了基于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以安徽省为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较为合理,能弥补传统耦合协调度无法体现不确定性问题的缺陷,准确反映系统间的协调作用和整体发展水平。
    7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
    张建永 廖文根 史晓新 孙翀 李扬 高丽娜
    2015, 31(6):76-80.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5.06.012
    [摘要](2821) [HTML](0) [PDF 1.31 M](9381)
    摘要:
    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了核定,结合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纳污能力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提出了限制排污总量确定的原则,制定了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的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成果:2020年,COD 585.20万t/a,氨氮 52.57万t/a;2030年,COD 542.97万t/a,氨氮 46.54万t/a。对各省级行政区限制排污总量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各水平年限制排污总量呈逐步递减趋势,与规划水平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逐步增加的目标要求总体协调。根据限制排污总量方案,提出了加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管理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加快开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8  贾鲁河郑州段水质评价和污染源解析
    刘修英,黄功学,郑志宏,高镜清,朱崇梅
    2020, 36(4):40-46.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0.04.007
    [摘要](2247) [HTML](0) [PDF 1.09 M](9232)
    摘要:
    2016年7月(有引水)和9月(无引水)分别对郑州贾鲁河水系9个断面进行了采样分析,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进行水质评价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贾鲁河郑州段上游水库综合水质为Ⅱ类或Ⅲ类,中游湖泊水质为Ⅳ类,下游为Ⅳ~劣Ⅴ类;索须河和七里河水质分别为劣Ⅴ类和劣Ⅴ类并黑臭;通过杨桥干渠向贾鲁河引黄补水只能暂时改变最近受水区的水质,对出郑州断面水质无明显影响。2个因子可解释5个水质指标的信息;在干流下游和支流,第一污染因子代表性指标TN、TP、NH+4-N主要与市政污水处理厂排水相关,第二污染因子代表性指标CODCr和CODMn主要与未处理污水相关;贾鲁河上、中游主要为面源性和内源性污染。
    9  地表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李一平 施媛媛 姜龙 朱向宇 龚然
    2019, 35(4):1-8.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9.04.001
    [摘要](3191) [HTML](0) [PDF 1001.53 K](8987)
    摘要:
    简述了地表水环境数学模型,包括水动力学模型、水质模型和水生态模型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模型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模型模拟精度等应用中被广泛关注的疑难问题,指出模型系统化、综合化和平台化,大数据支撑下的与新兴技术结合创新,以及模型法规化等将成为水环境模拟与预测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
    10  地下水深循环研究进展
    陈建生 江巧宁
    2015, 31(6):8-1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5.06.002
    [摘要](4946) [HTML](0) [PDF 3.39 M](8548)
    摘要:
    对自然界中地下水深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西藏内流区的湖泊与河流存在渗漏,水量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估算每年通过渗漏流出西藏高原的地下水超过了1 000亿m3;与此同时,中国北方的地下水也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降水量较少的火山与裂谷地区有大量的泉水涌出形成了河流与湖泊,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地区的河流与湖泊在北东方向上呈现出串珠状的分布。通过对长白山天池地下水补给源区的各项分析确定,补给天池的地下水来自于外源水,能够同时满足补给源区高程、降水同位素、渗漏等特征条件的地区只有西藏内流区。北方地下水中的锶、氦同位素特征关系揭示了深循环地下水与地幔玄武岩等发生了水岩反应。贝加尔与山西裂谷地区中地壳高导低速层可能是深循环地下水的导水通道,玄武岩孔洞构成了导水构造。深循环水在火山及裂谷附近向地表排泄形成河流与湖泊,河流源头附近的地温梯度偏低。西藏内流区的渗漏水通过深循环方式补给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阿拉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贝加尔湖、东海、南海等地区,地下水的年龄自西向东呈增加趋势,一般在20~40 a之间。
    11  标准化降水指数与有效干旱指数在新疆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慈晖 张强,白云岗,张江辉
    2015, 31(2):7-14.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5.02.002
    [摘要](3714) [HTML](0) [PDF 7.27 M](8463)
    摘要:
    基于干旱监测理论,根据新疆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基于不同时间尺度(1、3、6、9、12、24个月)标准化降水指标(SPI)与有效干旱指数(EDI)对干旱监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不论针对短期干旱还是长期干旱,EDI监测能力均明显优于SPI。短时间尺度的SPI受短时间降水影响较大,能反映短时间新疆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随时间尺度的增加,SPI对短时间降水的响应能力较差,但仍可反映长时间序列下明显的干旱变化趋势。与SPI相比,EDI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短期干旱和当时降水量的影响;同时能够随时间迁移,给每日降水量分配以不同权重,考虑前期降水量对当前干湿状况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湿润区及其他气候区洪旱灾害监测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12  长江鄱阳湖问题的原因及湖口建闸的影响
    周建军 张曼
    2019, 35(2):1-1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9.02.001
    [摘要](4067) [HTML](0) [PDF 10.32 M](8295)
    摘要:
    根据实际资料分析了近年鄱阳湖环境面貌剧烈变化的原因和湖口建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鄱阳湖汛后提前干枯主要是长江上游水库群改变了河川径流节律,减少汛后水量,使河湖提前入枯和河道大幅冲刷,全线汛后水位平均降低2~4 m(湖口2.76 m),径流减少是主要原因;鄱阳湖大量采砂已经破坏了入江水道的自然水力顶托机制,使枯季(2—3月)湖区(都昌)平均水位降低2 m,这是鄱阳湖连续出现极低水位的原因;鄱阳湖流域水库拦截和长江汛期洪水减少、湖水位降低和持水量减少等,也使近年8—10月湖口入湖和出湖流量大幅度减少,加剧了湖区汛后水位降低,特别是鄱阳湖七河尾闾干旱。上述变化已经对湖区生态环境和周边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但鄱阳湖基本自然特征没有改变。湖口建闸是可控制湖区汛后水位消落和抬高枯水位,但是建闸隔断江湖,对洄游鱼类生存、鸟类生境和湖区环境影响很大;长江受三峡大坝隔断后,再在湖口建闸将严重肢解流域自然生态系统,使长江生境多样性彻底丧失;而且建闸还将进一步加剧长江下游水位降低,改变河湖面貌,降低环境容量和河口抵御咸潮能力。解决鄱阳湖问题应该在长江流域层面统筹寻找对策,建议严格坚持三峡工程规划确定的主要防大洪水原则,适当调整流域总体规划,提高湖区流域水利工程调节能力和增加汛后补水,修复鄱阳湖入江水道,加强鄱阳湖及周边适应能力建设等。
    13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水文学问题的研讨
    夏军 石卫 王强 邹磊
    2017, 33(1):1-8.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7.01.001
    [摘要](4436) [HTML](0) [PDF 2.85 M](8221)
    摘要: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以水循环为纽带、将城市暴雨-径流、水污染治理和城市生态绿地、湿地建设与市政建设(排水、排污)规划管理联系为一体的“城市水系统”的概念与方法。基于水文学原理,分析了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中最为关键、也是质疑较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概念,指出现行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计算实质是年降水总量控制率。如果回归到水文学概念,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就必须与水文系统响应的增益因子,即径流系数建立内在的联系;需要研究径流系数并非常数,而是与土壤湿度、降水强度和下垫面组合的时变非线性理论问题。此外,对比分析了现行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措施和改进后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了“城市看海”发生的条件与风险。最后就海绵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水文学基础亟待改进的方面:径流系数非线性、区分自然条件和城市化后的蓄水量变化的差别、考虑河湖水系调蓄和陆地蒸散发、与流域大海绵调控结合、风险管理等,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未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若干建议。
    14  岔巴沟流域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水沙的影响
    吴志勇 侍恒 何海 徐征光 李源 倪用鑫
    2020, 36(1):31-3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0.01.005
    [摘要](3197) [HTML](0) [PDF 7.11 M](8131)
    摘要:
    基于30 m×30 m分辨率陆地卫星(Landsat)遥感数据分析1987—2018年岔巴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生成流域土壤面蚀等级图,分析其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1987年的24.7%增加至2018年的53.1%;流域植被覆盖度构成发生很大转变,2002年以后中、高覆盖度区域比例大幅上升,增长主要集中在丘陵沟壑地区;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长,流域产流产沙呈现减少趋势,地表面蚀有所减少,植被对产沙影响大于对产流影响。
    15  日本“多自然河川”治理及其对我国河道整治的启示
    朱伟 杨平 龚淼
    2015, 31(1):22-29.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5.01.004
    [摘要](3428) [HTML](0) [PDF 3.70 M](7837)
    摘要:
    全面梳理、解读日本河川治理在各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尤其对其 “多自然河川”治理工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明确不同阶段的河道治理思路和技术措施,旨在为我国河流治理中水利工程与生态修复、水质改善密切结合等提供思路和技术方法上的借鉴。
    16  我国农村河道整治的现状及问题
    姜谋余 龚淼
    2015, 31(1):41-4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5.01.007
    [摘要](2071) [HTML](0) [PDF 1.13 M](7832)
    摘要: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防洪能力、提升灌溉供水保障以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我国农村河道的现状和问题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河道整治工程的政策措施及工程投资情况,并探讨了我国农村河道整治相关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农村河道整治的对策和工程措施,以及河道整治的治理思路与发展方向,为未来农村河道整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17  我国鱼道建设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
    曹娜 钟治国 曹晓红 张沙龙 张轶超
    2016, 32(6):156-162.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6.06.025
    [摘要](2328) [HTML](0) [PDF 1.42 M](7831)
    摘要:
    总结了国内近年来鱼道规划和建设情况,以长洲水利枢纽鱼道和崔家营航电枢纽鱼道为例分析国内鱼道的建设和运行现状,并从技术、监督管理、运行维护和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我国鱼道建设和运行面临的制约性因素,提出了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严格制定和落实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行适宜性管理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等建议,以促进我国鱼道的健康快速发展。
    18  “一带一路”沿线中欧国家地表水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冯亚坤 张伟 左其亭 李佳璐 郝明辉 韩淑颖
    2020, 36(3):46-51.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0.03.009
    [摘要](2174) [HTML](0) [PDF 975.60 K](7720)
    摘要:
    为了解“一带一路”沿线中欧国家地表水环境现状,梳理了近年来中欧国家地表水污染物数据,分析了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维斯瓦河等4个流域中氮、磷等常规污染物污染程度呈下降趋势,但仍需进一步治理;流域中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污染程度日渐严重,主要来源于中欧地区城市的污水排放。认为应根据不同污染物类型进行针对化治理,加强国家之间关于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合作,以促进中欧地区地表水环境的改善,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9  基于通径分析的海河流域冬小麦水足迹及影响因素
    韩宇平 贾冬冬 黄会平 王春颖 曲唱
    2019, 35(1):6-13.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9.01.002
    [摘要](2952) [HTML](0) [PDF 3.03 M](7652)
    摘要:
    为量化冬小麦对水资源的消耗、合理利用区域水资源,基于彭曼公式、日尺度土壤水量平衡与通径分析法核算了1958—2016年海河流域冬小麦水足迹,分析了气象、农业生产投入因素对冬小麦水足迹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冬小麦多年平均总水足迹为239.6亿m3,平均水足迹为1 840 m3/t;海河流域冬小麦水足迹呈整体下降趋势,空间上京津地区最高,山西次之,山东、河南地区最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折纯量对冬小麦水足迹直接影响最大;气象因素主要通过农业生产投入因素对冬小麦水足迹产生影响。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方式降低冬小麦水足迹,京津等灰水足迹较高的地区应减少施肥。
    20  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及其底泥修复效果
    方红卫 李晓翠 黄磊 张涛 韩旭 高圻烽
    2019, 35(3):1-6.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9.03.001
    [摘要](2630) [HTML](0) [PDF 2.01 M](7001)
    摘要:
    针对受污染底泥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存在需引入外来材料或长期占用土地和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将疏浚底泥脱水干化及无害化处理后,烧结成陶粒并回填至原疏浚区域的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并从增强床面稳定性、清晰泥水界面、改变底泥中溶解氧垂向分布和减少底泥污染物释放通量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修复底泥的潜力。底泥疏浚可直接去除大部分表层污染物,而陶粒制备过程中的高温烧结会降低疏浚底泥的污染程度;陶粒回填后,床面稳定性增加,相同水动力条件下颗粒不易再悬浮,底泥释放通量明显减小,床面溶解氧渗透深度增加。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