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反讽艺术管窥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表达独特主题内涵的需要和自觉的艺术创新意识,是《红楼梦》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反讽技巧的原因。反讽运用于小说总体结构,“梦”、“幻”框架将小说现实世界笼罩在超现实世界中,表达了深刻的悲剧意识;反讽运用于人物塑造,出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空前新异深刻的性格;反讽还为《红楼梦》美学风格注入新的“色素”,也增加了叙事单元的意蕴涵量;反讽扩大到最大规模,形成“主题的反讽”,它赋予作品的思想以“令人着迷的深度”。成功的反讽运用为《红楼梦》艺术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海燕.《红楼梦》反讽艺术管窥[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5-42.(.[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ail Sciences),2000,(1):35-42.(in Chinese))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5-01-25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07-17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