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S2):0.
摘要:论文从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教学水平这一问题。
2001(S2):1-5.
摘要:结合河海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探讨了充分认识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创新精神等问题。
2001(S2):6-10.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必须掌握课程内容,了解学生情况,适当安排教材,认真准备讲稿,做好默讲试讲,注意表达方式,及时检查改进,不断努力提高。
2001(S2):6-10.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必须掌握课程内容,了解学生情况,适当安排教材,认真准备讲稿,做好默讲试讲,注意表达方式,及时检查改进,不断努力提高。
2001(S2):11-16.
摘要:概要地汇总了近5年河海大学力学基地建设的进展、成果和体会,并介绍了力学基地建设成果特色和问题,提出了今后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001(S2):17-20.
摘要:论述了我国力学教材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十五”期间力学教材建设规划的建议,指出了力学教材建设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2001(S2):21-23.
摘要:介绍河海大学国家工科力学课程教学基地建设中基础力学(固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情况,着重阐述新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改革要点,简单评述了新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2001(S2):24-25.
摘要:结合河海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介绍了基于力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的“结构动力学”教材编写和试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内容包括: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创新能力;改革考核方法等。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学时,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
2001(S2):24-25.
摘要:结合河海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介绍了力学系列课程改革的做法和体会。介绍了力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的特点以及多媒体课堂教学系统的实践和认识。
2001(S2):26-28.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入进行,一批“面向21世纪力学课程教材”面世了。这些新教材中,有些教材很有特点,对传统的体系进行了改造。如何用好这些教材,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问题。作者就范钦珊教授主编的《工程力学教程》,谈了如何用好新教材的体会,以及该教材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2001(S2):26-28.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作者就材料力学实验改革作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一些可喜成果。本文就改革实验教学的条件、实验教学改革后的管理方法及实验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作了介绍。
2001(S2):29-31.
摘要:通过对经典力学发展历史的回顾,认清理论力学知识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做好教学工作的成功经验,利用“最近发展区”概念,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2001(S2):32-34.
摘要: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考试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学生总体水平及个体水平有所掌握、作出正确评价的作用。目前进行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均有较大动作,考试改革也应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应充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对考试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
2001(S2):35-38.
摘要: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美育,美育是高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创新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结构动力学的教学中,如何将枯燥的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变为形象生动的计算机图形表达,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美学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通过对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美的存在和主要特征的分析,利用计算机生成非线性动力系统图形,具有整齐美、相似美、对称美、奇异美等的美学特征。通过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形象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1(S2):39-40.
摘要:针对我国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强调在高等院校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阐明了创新能力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关系。
2001(S2):41-42.
摘要:对结构计算机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结构分析基本理论和基本算法的教学;重视使用教学程序并通过使用教学程序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为今后使用大型通用商业分析软件进行结构分析、研究以及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打下良好基础。还给出了“面向算法的结构分析教学软件”--EDUC的框架及其特点,介绍了EDUC使用的情况。
2001(S2):45-47.
摘要:对带有刚性杆的超静定结构,首先不考虑刚性杆的影响,建立典型方程后再考虑其影响,这样可得到结点位移的协调关系,得到独立的结点位移后,再对原结构进行分析。该方法思路清晰,易于被学生直接接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位移法基本原理的理解。
2001(S2):48-49.
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校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发学生对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2001(S2):50-52.
摘要:主要讨论力学分析的基本手段之一--叠加原理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对结构力学中应用叠加原理的方法作一番遍历与审视,从另外一个角度进一步理解结构力学的分析方法,透过各种方法掌握其中共同的处理手段,从而加深学生对结构力学内容的理解;可以强化对叠加原理的认识,掌握叠加原理的适用条件以及在其适用范围内灵活运用。
2001(S2):53-55.
摘要:张量目前有二种表述方法:一是抽象形式(不变性记法),二是指标形式。前者优点是抽象简洁,与坐标无关,强调物理叙述,即能清楚地突出所论问题的物理概念、便于理论分析;而后者的优点是具体,便于代数运算。通过并矢记法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采用坐标系来计算具体问题,又能摆脱坐标系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讨论利用张量的抽象形式在弹性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课内学时,又可以避免同一个力学概念在多种坐标系中重复。
2001(S2):56-59.
摘要:对目前大学基础学科理论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提出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建立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突破口的见解。
2001(S2):60-64.
摘要:对媒体教学的不同认识,可编制出风格和内容完全不同的课件。本文着重介绍河海大学理论力学“课堂讲授系统”的结构、功能、素材的设计与制作。用户可以根据授课对象的差异和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利用本课件编写出有浓厚个性的、自己的教案。课件的研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与创造;符合大多数教师平时讲课的习惯与节奏,以减少因教学手段的改变而引起的不适应。
2001(S2):65-66.
摘要:两类多媒体教学软件:课堂教学软件与自学软件,其行为主体不同,使用目的和使用方式也不同。因此在软件的设计、素材的选取、表现形式等方面均有差异。本文结合分析自学软件《约束、受力分析与示力图》的功能,探讨了多媒体自学课件应具备的一些主要特性。
2001(S2):67-68.
摘要:阐述了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意义,并以“桁架的内力计算”为例,对理论力学多媒体自学型课件的制作作了一个初步探讨。
2001(S2):71-73.
摘要:现在多媒体很流行,但是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如何评价此种教学手段的效率高低,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以水力学多媒体系统的制作为例,介绍了多媒体的制作方法与要点,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点,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001(S2):74-76.
摘要: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结合研制结构力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经历,对多媒体课件开发中分析、设计、制作、测试四个阶段遇到的关键问题,阐述了笔者的体会:搞好系统分析,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创作课件脚本;采集制作素材,整合课件系统;调试评介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2001(S2):77-79.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CAI)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与计算机间的交互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CAI向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环境,控制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按照CAI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特点,通常将CAI课件分为指导、操练与练习、模拟、游戏、咨询及问题求解等基本模式。本文结合我们CAI课件研制的一些体会加以综述。
2001(S2):82-85.
摘要:应用教育心理学若干基本理论,在基础力学课程中尝试“启发式”和“发现学习”式教学法,强调在应用“直觉”能力的同时应不断拓展直觉范围,从而增强直觉能力;鼓励学习过程中的自觉参与和独立创造。另外,探讨“学习定势”对课程学习的负作用,分析了一些常用、却容易导致误解的力学概念。最后,就基础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结合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2001(S2):86-89.
摘要:河海大学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在建设期间,大力提倡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尝试。主要内容有: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讨论,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课程小论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作业和考试改革,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开发创新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实践表明,我们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2001(S2):93-95.
摘要:教学方法是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也关系到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就启发式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001(S2):96-97.
摘要: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工程力学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思路和方法,这些方法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1(S2):98-100.
摘要:探讨了艺术类工科专业基础力学教学的方法,指出应培养学生兴趣,增强教师责任感,应选择合适的教材,改革讲课方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2001(S2):103-104.
摘要: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教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用课程小论文的方式代替传统卷面考核具体实行的方法、成果及实行中要注意的问题,并就课程小论文对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2001(S2):105-107.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是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是迅速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现代远程教育中有关学习思想的转变、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等内容做了积极的思考。
2001(S2):108-110.
摘要:实验是力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其定位是不恰当的,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本文介绍了河海大学近年来在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三个阶段及所取得的成果,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2001(S2):111-112.
摘要:阐述河海大学力学创新思维试验室建设的宗旨、原则,试验室职责以及试验室的组成。介绍了正在建设中的多媒体导航台、实物展台、基本试验、演示性试验与设想中的学生创新试验。
2001(S2):115-118.
摘要:应用理论力学基本理论,设计出量测任意形状物体重量、重心的实验装置,进而开发出测定任意形状非均质薄板转动惯量的实验,并利用所开发的实验及开辟的理论力学创新思维实验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条件。
2001(S2):119-122.
摘要:计算机模拟实验将实际测量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象、直观、真实地反映整个实验过程,是现代实验发展的新方向。结合金属材料叠合梁的纯弯曲实验,具体介绍了计算机模拟实验环境、设计思路,以及操作过程。
2001(S2):126-129.
摘要:河海大学基础力学教学基地师资队伍经过5年的建设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总体上形成了梯队合理、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兼备的师资队伍,为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仍存在基础力学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河海大学制定倾斜政策,采取设立基础力学特聘教授岗、增加教师人数及引进人才等措施,改善了基础力学师资队伍的结构,为力学教学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1(S2):130-132.
摘要:介绍了《桥梁模型设计制作大赛》的基本要求与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创新对培养学生素质的作用。大赛的经验,部分验证了正在筹建的力学创新思维试验室的宗旨与建设原则的正确性。
2001(S2):137-139.
摘要:河海大学国家力学教学基地通过举办高等学校工科基础力学教师进修研讨班,发挥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一方面宣传河海大学力学基地的建设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吸收兄弟院校的宝贵教学经验,共同提高力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师进修研讨班的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教师的努力方向。
2001(S2):140-142.
摘要:从学生角度探讨影响工科结构力学学习成绩的因素,研究了学习结构力学的背景情况、一般看法和具体做法对结构力学学习成绩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著名的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对结构力学成绩有重要影响。
2001(S2):143-144.
摘要:总结了近三年来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上的改革和体会。采取多种措施改革这一教学环节,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
2001(S2):145-146.
摘要:阐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结构力学教学实践中的若干例子,说明如何通过结构力学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灵感思维能力和对结构定性分析能力,并强调要将着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贯穿于结构力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
2001(S2):147-149.
摘要:讨论双语教学和开放教育市场两个关联的问题。对双语教学本文又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二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具体建议。开放教育市场是指将高等学校办成向全世界开放招生的国际性大学,让大量的外国人到中国大学读书。开放教育市场是将来的事,但应从现在做起。开放教育市场必须实行双语教学,实行双语教学不仅为了开放教育市场,而且为了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国际性人才。对该问题的研讨和实施应提到教学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
2001(S2):153-154.
摘要:结合近半年的毕业论文工作,通过参与理论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做,深深体会到多媒体课件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研制多媒体课件是非常必要的。多媒体课件的研制既要考虑便于教学,又要考虑到学生便于理解,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制做也是一项非常细致而艰辛的工作。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