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3):1-8.
摘要:20世纪初,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意对中国近代社会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关于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关于中国阶级关系的分析等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而且必然会形成一个适应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对旧世界的科学批判与分析掌握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但其创建过程是在较为特殊的形式上体现了一般规律,走了一条独特的建党道路,这就是中共是建党在先,完成“结合”在后。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2002(3):9-1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全省政工机构健全,政工队伍稳定,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追求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了政治优势的作用。并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视、加以认真解决的问题,需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加强研究,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2002(3):12-14.
摘要: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地位是行政诉讼原告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相对于法院和被告在不同法律角色上的功能定位。我国应在程序启动者、事实证明者和诉讼推动者等法律角色中,限制法院的职权,赋予原告更多的主动权,保障原告的当事人地位,并真正实现原告和被告的法律地位平等。
2002(3):15-19.
摘要:公司敌意收购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经过收购者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而引起股权变更的一种法律事实。由于每一起敌意收购都涉及多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敌意收购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制。本文对信息披露、最高价原则、强制要约、反垄断等几个方面的规制作了分析,同时亦对我国《证券法》对敌意收购规制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2002(3):20-23.
摘要:企业并购是企业战略实施和利益实现方法的一种,取决于企业的文化特质、资本结构以及企业面临的市场结构与制度环境。通过产权交易实现的企业并购既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交易市场,更是一套有效率的市场机制。本文对现有企业并购理论进行了梳理,尝试从规模经济与管理协同效应、交易成本理论、金融经济学理论以及信息与信号理论、管理主义假说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一些实证研究的结论对部分理论做出评价。
2002(3):24-26.
摘要:与世界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较低。如何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提出跨国战略联盟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面对新的国际市场环境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跨国战略联盟这一新的战略模式。跨国战略联盟有利于我国企业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分散国际经营风险和发挥相对优势。我国企业实施这一战略需注意树立竞争与合作观念、结合企业自身实力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联盟对象、防范战略联盟风险等问题。
2002(3):27-29.
摘要:中国隐形经济具有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呈波浪式发展变化的特点,还具有“从众性”、违法与犯罪共存等特点。通过支出法和生产法计算GDP,分析了中国隐形经济的规模,进而从多方面分析了隐形经济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隐形经济的对策措施。
2002(3):30-33.
摘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论述了在转轨经济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不健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货币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2002(3):34-36.
摘要:目前,国内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对供给产生一种强制性的结构调整力量,促进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和产业全面升级。消费需求变动影响市场结构并从而导致竞争中产业组织结构提高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将促进中小企业进入大产业生产链环中,逐步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合理分工、有效协作的新型产业关联和产业组织构架。
2002(3):37-40.
摘要:股票期权这一在国外普遍流行的经营者激励机制,逐渐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实施,从而对我国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防止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稳定企业管理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对我国股票 期权实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找出解决的具体对策,对于我国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 及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2(3):41-46.
摘要:职工持股制度对于股份公司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实行职工持股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持股资金多渠道注入;委托职工持股委员会对股份进行集中管理的组织形式;推行管理者持股制,建立科学的管理者激励机制。
2002(3):44-46.
摘要:中国经济已迈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经营发展将面临众多挑战,其中企业时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财务风险,本文侧重分析了大中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及其现状,并提出了加入WTO以后中国大中型企业强化财务监控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2002(3):47-48.
摘要:对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财会[2001]7号)中的不足之处发表了两点看法。建议根据我国国情,把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开发费用作为资本性支出,并对无形资产进行充分适当的披露。
2002(3):53-56.
摘要: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进行,库区城镇新址占地移民安置问题的解决已显得十分的迫 切。文章对库区占地移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其生产安置方式从战略的角度和具体的对策方面提出了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2002(3):60-62.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曾成为推动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文化动因,中外企业的发展史也充分证明,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义利相通的义利观、忠孝中和的处世观是现代企业构建其文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即从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入手,着重探讨如何积极发掘儒家思想精华,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管理理念等方面构建更深意义层面上的企业文化。
2002(3):69-73.
摘要:屯田是历代政府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国策。清代的屯垦种类之全、面积之广、时间之长、人数之多、成效之大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大量从内地移入汉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地汉人为近现代新疆的屯田开发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2(3):74-76.
摘要: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野,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文化全球化”、“翻译理论研究全球化”等时髦提法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并试图从文化研究理论的视角入手,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操守的重要意义及在翻译研究领域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
2002(3):80-82.
摘要:语域涉及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影响语用者对语音、词汇和句法的选择。识别语域是翻译的前提,语域的对等是译文忠实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论述了原文的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对译文的制约。原文中的语域标志——语音、词汇和句法必须充分体现在译文中。
2002(3):83-84.
摘要:采用国外著名大学原版教材进行专业教学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进行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同时也指出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002(3):85-87.
摘要: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是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数字图书馆能够满足人们快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的愿望和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对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对策、途径进行探索。首先,政府应重视,加强统一管理;第二,建设好网络环境,加强馆藏建设;第三,注重服务建设,注重人才建设。
2002(3):88-91.
摘要: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学位授予水平。本文从河海大学的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三套质量保证体系,力争使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2(3):92-94.
摘要:对科研项目实行质量管理及监控是一种新的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工程水文研究专题实行质量管理的实例,论述了质量管理工作对保证专题研究质量所起的作用以及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