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3):1-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忍”颇为推崇,主要原因一是政治制度的高压,二是古代农耕社会生存的艰难,三是“物壮则老”的形上思考。“忍”对古代中国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现代人仍可从传统的“忍”中汲取营养。
2003(3):10-13.
摘要:中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经过了城市、城市国家、城市联盟进而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经过了逃亡农奴(其中主要是商人和手工业者)——自由民——城市市民——民族国家公民的演变,城市和城市市民在历史转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基督教、古希腊罗马的政治遗产、重商主义的历史传统等也对西方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产生巨大影响。
2003(3):14-16.
摘要:青年张闻天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政治选择,也是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从传统文化走向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进而走向马克思主义,意味着青年张闻天为中国社会选择了一种新的文化发展道路。从文化选择的角度探讨这一转变的历程及其主客观原因,以寻求青年张闻天世界观转变原因的深层解答。
2003(3):17-19.
摘要:本文回顾了资源环境立法的历史,分析了各国立法促进国际环境保护法健康发展的状况,提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全球资源环境立法趋势是国内立法严谨,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2003(3):20-22.
摘要: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倾销是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并制订了专门的反倾销条款。然而,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反倾销条 款逐渐沦为一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保护伞。反倾销的政策和规则在实践中受到了挑战。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倾销与反倾销行为,有助于认清倾销和反倾销问题的实质。
2003(3):23-25.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各国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当务之急,并对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了思考。
2003(3):26-28.
摘要:在现行汇率制度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恒稳定与宏观政策间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 国际收支的调节只得倚重施用直接管制政策;货币政策基本失效;财政政策灵活性降低,这些都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本文认为铸币税是一项有效的工具,使用它可以化解以上三种矛盾,明显改善我国“通货紧缩”的经济现状,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
2003(3):29-31.
摘要:论述了方便快捷的贸易结算体系对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 贸易结算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003(3):32-34.
摘要:由于行政激励资源的丧失、资源市场需求不足等原因, 世博会后昆明世博园的游客量大幅减少。针对世博园的现状和其“世博”品牌效应,应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正确进行市场定位,综合运用产品组合、定价和促销等营销手段,提供高质 量的富有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以实现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
2003(3):35-37.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民负担的现状和负担加重的原因,指出减轻农民负担要采取的措施是:降低种田成本,缩小“剪刀差”,农民教育费用支出由国家财政负担,要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消减农村债务。
2003(3):38-40.
摘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给保险业带来了冲击,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提升了保险公司的公众形象,增加了保费收入,也带动了相关险种的发展。本文借助对SARS保险产品的供需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分析,阐述了SARS对保险业产生的有限影响。保险业在非常时期后应向理性回归,关键在于构建保险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费率制定、条款完善和保险监管等方面实现保险公司经营的理性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3(3):41-43.
摘要:洪水保险对防洪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洪灾损失与日俱增,开办强制洪水保险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文章通过对洪水保险在微观上的市场均衡分析和宏观上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分析,论证了洪水保险必须 要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前提下由政府进行调控,并对政府参与洪水保险提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
2003(3):44-45.
摘要:小水电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发展小水电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小水电价格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小水电上网限价制度,符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定价原则,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体现了政府政策扶持,还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2003(3):46-49.
摘要:华东地区各地水管单位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进程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对于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相关政策办法,加快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明确水价改革的指导思想,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是各地水管单位面临的重要任务。
2003(3):50-52.
摘要:政府在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政府介入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然。政府对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理可采取多种手段,即政 府行为和市场机制相互结合,政府应作为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
2003(3):53-55.
摘要:分析了入世后我国水利工程咨询行业面临的问题及水利工程咨询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全过程项目管理总承包公司、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项目管理总承包公司、设计—施工项目管理总承包公司等三种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模式。最后,提出加入WTO后,水利工程咨询业应采取的对策 。
2003(3):56-59.
摘要:后现代小说家不仅在认知与价值层面上对“主体论”、对传统意义上的 “人”作了否定与解构,与之相适应的,在艺术表现方面,同样也借助于人物的“不确定性 ”以及语言自身的力量对形象本身作了颠覆与否定。一句话,在后现代小说中,人物“也得 死去”。道理很简单:既然“一个推崇个人的时代”已经结束,那么,以颂扬人物或以人物为主体的小说应该完全属于过去。
2003(3):60-63.
摘要:“世界文学”是一个形成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的概念。它表征为一种民族文学间的精神分工、世界化功能、交流互换等的关系运动,并受到民族文学内部各要素结构关系的制约。它的性质依各民族文学的动机与方式不同而不同,其影响 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比较文学研究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操作原则。
2003(3):64-67.
摘要:鲁迅研究长盛不衰,但把原著和改编的影片放在一起来比较分析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以原著为参照,主要从叙事结构、情节内容、电影表现手法上分析改编的得失,侧重解读富有 创造性的片断。
2003(3):68-71.
摘要:通过对中国唐朝诗人李商隐和英国玄学派奠基人约翰·邓恩的比较,发现两位诗人虽异域千秋,但在各自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以及艺术创作手法三个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颇具可比性。此比较为深入理解、客观评赏两位诗人的作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2003(3):72-75.
摘要:汉语语法传统的变换分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典文献中的变换现象,但现代的变换分析却源于美国的变换理论。我国学者结合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变换理论。本文对汉语语法传统的变换、现代的变换以及变换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述评。
2003(3):76-78.
摘要:论述了哲学观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从认识论转向语言论,又从认识论和语言论的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翻译观从语文学模式变为以实践哲学为基础的建构模式,语言观从语言学变为言语学,真理观从追求符合论真理转向追求共识性真理。
2003(3):79-81.
摘要:从社会符号学理论入手,探讨了指称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实例证明,机助翻译软件在选择多义词的指称义上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一是义项不全,二是选择随意。对此,根据关联理论和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可以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设置多义词的“默认指称义”,还可以通过对上下文,尤其是对搭配的分析,重建语境,选择正确的指称义项来初步解决。
2003(3):82-85.
摘要:通过介绍语用预设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以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例,指出语用预设理论可以作为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中一个很好的篇章组织训练方法,对提高学生作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003(3):86-88.
摘要:网络媒介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点:教育环境由面向一个学校转为面向整个世界,教育方式由单向推动转为双向互动,教育关系由面对面的说教转为网络空间的虚拟交流。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这些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丰富网上思 想政治教育内容,遵循传播规律和教育规律,实现网络媒体教化功能的最优化。
2003(3):89-91.
摘要: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陆续诞生了一大批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的创立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人知识结构的更新,思想观念的进步,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转型。 作为中国沿海重要城市之一的镇江同样也经历了这一历史过程。本文以镇江为例,对其进行一个轮廓式考察。
2003(3):92-94.
摘要:1929年至1937年间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在教育规模、课程质量、科研工作等方面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这阶段水利高等教育的归纳与分析,试图从其发展过程中探寻发展规律,对今后的水利教育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