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S1):1-4.
摘要:高校“两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河海大学高度重视和加强“两课”建设,通过教学改革吸引学生,大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两课”学科建设,为提高“两课”教育教学效果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
2003(S1):5-7.
摘要:教育方法是教育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贯彻教育基本理念的根本保证。高校“两课”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创造型人才的实践活动,在“两课”教学中突出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两课”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2003(S1):8-9.
摘要:阐述了法律基础课在实施中的误区,即公共法律教育与专业法律教育混淆或与政治理论课等同以及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养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教学实效的对策。
2003(S1):10-11.
摘要:分析和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内涵特点、案例选择的原则、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的方法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且在水利法规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3(S1):12-13.
摘要:我国现行合同法的内容多而广,要教好这门课程,就要在讲课过程中深入、细致地讲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原理、概念;注意新旧法律、法规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以求达到最佳授课效果。
2003(S1):14-16.
摘要:作为西方经济管理类学科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已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大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课程内容适当取舍,及时补充新的内容;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将实践环节交由教学人员指导和管理,并对该门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003(S1):17-18.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对学生技能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确技能训练的要求,并达到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练、加强考核等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教学的方法。
2003(S1):19-20.
摘要:营销策划课程进入我国大学课堂是近十几年的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市场营销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成为一门学科,所以市场营销学是年轻的学科,由于营销策划课程脱胎于市场营销学,它就显得更年轻了,它处在发展、完善过程中,至今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大家都在探索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文就营销策划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作者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引起同行们的争鸣,抛砖引玉。
2003(S1):21-22.
摘要: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具体指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提出了合理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建议。
2003(S1):23-24.
摘要:论述了数学建模的教学特点以及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高等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的几点设想。
2003(S1):25-26.
摘要: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是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工程设计中的二、三维一体化设计是CAD辅助设计的基础与应用核心。通过分析工程制图教学现状和三维CAD技术发展的情况,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提出工程制图应加强计算机三维造型方面的教学,以及开展三维CAD教学的实际意义。
2003(S1):27-29.
摘要:分析了工程图学的学科发展和制图教学改革的相互关系以及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制图教学应该与图学的学科发展相适应、与其应用学科的发展相适应的观点,拓展和外延图学学科领域,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分层次和能力要求实施制图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图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图示、构形和创新能力。
2003(S1):30-31.
摘要: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产生,弥补了传统CAI课件的不足,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重点讨论了传统CAI课件存在的弊端,以及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探讨了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提出了网络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舞台和发展方向。
2003(S1):32-34.
摘要:“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针对该课程特点,本文总结了“教材剖析、内容选择、适时举例、启发施教"的教学体会,归纳了“掌握原理、分析条件、熟悉步骤、对比记忆、加强实践"的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
2003(S1):35-37.
摘要:从认识论和结构类课程的体系特性分析了学生学习结构类课程的认知规律,提出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意义上的结构知识源,用整体化结构体系概念贯穿结构类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构建起整体化的理性结构体知识系统。
2003(S1):38-39.
摘要:叙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成绩检查方式改革的概况,认为该课程成绩检查方式采用写读书报告的形式是必要的,并就改革步骤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2003(S1):40-41.
摘要:通过分析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的情况,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专业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3(S1):42-43.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知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自动化人才,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能适应这一要求。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实验课缺少吸引力,实验课师资队伍滞后等方面的不足,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并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情况进行了探索研究。
2003(S1):44-45.
摘要:在能源动力类学科中,工程热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介绍能源转化和传递的基本规律,但其中涉及热力学能、焓、熵、核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与温度、比容、压力等状态参数的关系。文中提出用热力学四边形来有效理解和记忆这些参数之间关系的方法。
2003(S1):45-48.
摘要:劳伦斯是第一位把现代心理描写引入小说的作家。作品中,他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环境,致力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尤为注重研究工业文明对人们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劳伦斯取得如此成功离不开作品中自然意象的运用。他的四部代表作涵盖其一生创作的各个阶段,展示自然在其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性,充分证明劳伦斯灵活运用了自然的语言功能和教育功能。从自然这一角度读者可以管窥到劳伦斯小说创作历程的发展与演变。
2003(S1):49-51.
摘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口语技能训练为全面提高大学日语教学质量之纲,纲举才能目张。要提高大学日语教学质量,就要更新观念、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习俗和惯例,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加强语言环境建设,注重情景教学。
2003(S1):52-53.
摘要:外语教学的创新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而提问是体现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如为学生思考提供范例,引起学生对所学题目的注意,刺激学生思考等。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鼓励他们自主学习。问题的类型,提问的时间,问题的难易度,教师的点名方式和评价方式都是影响有效提问的因素。
2003(S1):54-56.
摘要:依据翻译学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结合英语体育新闻词汇特征,对翻译的标准、条件、方法及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对词义的理解和翻译以及处理新词术语专有名词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2003(S1):57-58.
摘要:首先阐述了目前高等理工学校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如何确定双语教学的层次;通过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应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递,使学生在掌握该课程要求的内容的同时提高学习、运用英语的能力。
2003(S1):59-61.
摘要:作者通过在荷兰学习、研究的切身感受,客观分析荷兰高校教学、科研体系的特点,并对其先进之处进行简要的评价。
2003(S1):62-63.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树立终生学习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及改革考试制度与方法等方面谈个人的认识与建议。
2003(S1):64-66.
摘要:从我国实际发展水平来看,与小康社会还有距离。本文分析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充分重视高等院校的作用。高等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对社会提供的技术与人力支持及作为新兴行业对一国GNP的贡献等方面,都有不可取代性。
2003(S1):67-68.
摘要:简述了教学过程理论,提出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教学过程。应尽可能地调动和最佳配置教学资源,在所有教学资源中,教师对培养优秀人才起着关键作用,是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专业导师对教学过程可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专业导师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积累,对学生的指导实行全程跟踪。实践证明,实行专业导师制有利于人才成长,效果明显,建议推广专业导师制。
2003(S1):69-71.
摘要:阐述了健全人格的基本含义,详尽论述了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意义,并指出了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具体教学环节。
2003(S1):72-73.
摘要:简述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介绍了工程训练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中心管理体制。
2003(S1):74-75.
摘要:工科力学课程教学基地建设是河海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健全组织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吸引教师积极投身力学基地建设。构建基地建设框架,进行教育系统改革,设计正确的教改方案,重视教改实践,及时推广教改经验。基地建设显著地提高了我校基础学科和基础人才的培养水平,促进了力学学科和相近学科专业的发展及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2003(S1):76-77.
摘要:为适应当今大学教育需要,学校教学管理者在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有机统一,提高学校和学院二级教学管理水平。
2003(S1):78-80.
摘要:通过对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收益性、风险性、长期性的分析,讨论了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估、建设条件评估、工程与技术评估、效益评估和项目后评估等评估内容,介绍了投资项目后评估的主要方法。
2003(S1):81-82.
摘要:校舍修缮管理工作是学校后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修缮工程按照项目管理与非项目管理划分有各自不同的实施办法。分析了修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预算执行是修缮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妥善处理预算的硬性约束与适度灵活性的辩证关系。
2003(S1):83-84.
摘要:就期刊阅览室分层次的管理,阐述了期刊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介绍了一种功能化的管理,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2003(S1):85-87.
摘要:从教师劳动对象、劳动目的、劳动手段及对教师素质要求等方面看,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劳动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有展示自我的勇气、具有甘当学生的决心和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诚意。
2003(S1):88-90.
摘要:加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教师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所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因此,着力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2003(S1):91-93.
摘要: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要创办一流的大学,就必须从教师队伍抓起。针对新世纪发展的特点、高校教师的特点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新世纪的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2003(S1):94-95.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水利干部队伍,对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适应建设水利现代化的需要,干部改变作风,与时俱进,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2003(S1):96-98.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毕业设计中在内容安排、选题的前沿性和指导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毕业设计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对改革高校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3(S1):99-101.
摘要:合作性学习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改革思想,团队对学生获取成就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强烈的合作目标和相互关心是使团队高效工作的关键,为此教师和学生必须实现观念和角色的转变。在毕业设计中组建合作团队,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担负起设计并保持良好团队环境的重任,学生则必须将个人成功与团队成功连为一体。同时还要在毕业设计的实施制度中创造性地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才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高技能、高合作精神的人才,使包括师生在内的全社会从中获益。
2003(S1):102-103.
摘要:论述了水工专升本专业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并介绍了如何根据函授教育的特点,搞好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的一些体会。
2003(S1):102-103.
摘要: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三大实践性教学环节,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2003(S1):106-108.
摘要:国家对学科及专业的调整,使得产业经济学成为二级学科,它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其相应的课程设置,应当符合产业经济学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要求,以本学科的共性为主,反映本学科学位的基本要求,反映本学科专业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003(S1):109-110.
摘要: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对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在数量、质量特别是规格等方面都远远满足不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次会议的召开着重讨论了如何改进和加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高等教育学界的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003(S1):111-113.
摘要:根据河海大学水利水电专升本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关思路,分析了客观条件,重点总结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措施、质量保证机制等,指出特色专业建设中应注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经费保证等关键问题。
2003(S1):114-115.
摘要:在分析特色课程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选择了五门课程,从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编制、教学手段的措施、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可供同类成人工科专业建设参考。
2003(S1):116-117.
摘要:函授教育是成人进行继续教育和接受培训的主要选择方式,其教学模式和学员都有一些特殊之处。必须从函授教育和函授学员本身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通过强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手段四个环节,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手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003(S1):118-120.
摘要:针对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在指导思想上,切实树立市场经济观点,建立新的民办教育机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等相应的改革思路。
2003(S1):121-122.
摘要:针对水工专业“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分析确定了“水利工程施工”的课程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
2003(S1):125-126.
摘要:水力学课程是水工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本文针对水工专业函授“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就如何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2003(S1):127-129.
摘要:传统的函授教育具有开放式教育的优势,也存在着学生的自学效果难以保障、教师学生交流不便以及面授时间和内容过于集中等不足。探讨引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自学效果,加强师生联系,并保留传统函授教育的优势环节--面授,全面提高高等函授教育的教学质量。
2003(S1):130-132.
摘要:文章在分析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计算机应用于教务管理工作中及其计算机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此设计开发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使教学管理中的成绩管理、学籍管理、学生基本情况管理等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重点论述系统的结构设计、数据处理技术、功能实现和安全性问题。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