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6.
摘要:国内学术界对流动农民这一群体的研究取向已经发生变化,从纯粹的对策性取向转向结合有关社会学理论进行探讨,作者从社会分层与流动、冲突与失范、现代化、社会网络、国家与社会这五个理论研究视角对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研究有必要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
2004(1):7-10.
摘要:以作者在江苏盱眙县、江阴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访谈资料为依据 ,对新形势下江苏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探索工作新模式的主要对策。
2004(1):11-12.
摘要:主流经济学在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形式与演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主流经济学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科学,它激励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挥霍与耗竭。由于这种理论的盲目实践造成了许多地区的资源枯竭、环境失衡。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主流经济学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产生这种局限性的原因是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人类没有把自然环境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2004(1):13-15.
摘要:通过对1990年至2001年中国股票市场的系列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每次启动大的行情前,构成的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相连接的政策环境具有完全相似的特点。中国货币信用扩张—收缩的周期性运行与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具有较高的关联性。
2004(1):16-18.
摘要:如何将管理层利益和公司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MBO这种企业并购模式被认为是国企深化产权变革的理想选择。本文从MBO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从市场、法律、金融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出了应从行业要求、管理层经营能力、自由现金流量等方面判定适合进行MBO的企业 , 探讨了我国MBO的发展前景。
2004(1):19-23.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解整顿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重整制度已迫在眉睫。本文拟就构建破产重整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建议,并指出我国和解整顿制度存在的缺陷,最后阐述了在完善我国破产整顿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破产重整制度的几点思考。
2004(1):24-27.
摘要:利用有关统计资料论证了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吸引外资、促进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分析影响房地产业的政府政策、市场与范围、城市化程度等外部因素基础上,对房地产业发展提出调整税费政策、降低房价,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等对策建议。
2004(1):28-30.
摘要: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环境法始终的根本规则,它集中地反映了环境法的伦理价值取向。当前环境法中的“协调发展”原则面临着种种困惑,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人类利益中心主义”为指导的,是与“生态整体利益”的要求相矛盾的。我们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观,构建环境法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步骤、有层次地对传统的环境法律体系进行改造。
2004(1):36-40.
摘要:拆迁本是民事行为,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就被拆迁人的房屋被拆除后的补偿、安置等事项的解决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过程。因此,拆迁行为应当是由民事法律而不是行政法律进行规范。但是我国却是由作为行政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来规范的。该《条例》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存在四个基本冲突,由于这四个冲突的存在,导致实践中被拆适人利益得不到保护。
2004(1):41-43.
摘要:刑法第20条第3款确定了无限防卫权,在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法条本身存在的模糊性和矛盾性,无限防卫权的规定使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防卫不适时等的区分失去了公正的价值标准,给司法裁量带来一定困惑,进而影响司法审判的权威性、公正性。本文通过对一案例的分析,对上述条款所确定的无限防卫权提出质疑,旨在强调司法实践中应从严把握无限防卫权的规定,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004(1):47-49.
摘要:探索人性化原则在改造罪犯中的作用 ,旨在表明改造罪犯不仅要在政治层面上,而且还要在科学人文的层面上进行。本文通过理论的解构,求证出监狱工作中人性化的多维层面,对从技术上突破监狱学的传统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2004(1):50-53.
摘要:阐述了日本渔业权制度的沿革、概念、种类、性质、权利行使限制、存续期间、取得许可程序、撤销消灭、保护、特征等问题。在对照日本的渔业权制度,指出我国有关制度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建议在建立和完善我国渔业权制度时,应明确界定、使用渔业权的概念、种类,明确渔业权的准物权性质,明确其具体内容、限制、许可的优先顺序等。
2004(1):58-60.
摘要:与传统的院校教育相比较,现代远程教育既有长处,也有弱点。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是否有正确的分析,对影响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几个因素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高校健康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问题。同时,也要从制度上、技术上、实践性环节上解决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具体问题。
2004(1):61-63.
摘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两课”教学的重点。围绕增进“两课”教学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效果,本文从紧扣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准学生的理论困惑,探索有效的教学形式,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2004(1):64-67.
摘要:课程考试改革是高校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课程 的学业成绩并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创新素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理工科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研究背景及笔者所在单位课程考试改革的经验入手,认为内容上以“三基”为着力点、形式上“多次考核”和出题宗旨上“综合型、设计性”,是当前理工科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基本思路之一。
2004(1):68-70.
摘要:“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三代领导人的重要思想和全党的共识,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新世纪新阶段应当落实“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和载体。
2004(1):75-78.
摘要:分析了道德法律化的含义,指出其应包括道德权利的法律化;着重阐述了道德法律化的依据,指出道德法律化既是基于法律渊源于道德这一事实,同时也根源于法律与道德的相异及共性,更是弥补成文法局限性的重要途径。最后提出了道德法律化的建议。
2004(1):82-83.
摘要:体育精神符合人们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同时又是人们体育审美意识的集中概括,成为人们在运动实践中精神追求的一种目标,具有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极高的教育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追寻新世纪的精神家园,重塑人们心中的信念和价值观体系,已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
2004(1):84-87.
摘要: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了文化导入的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内容;提出了文化导入的途径,力图通过课内外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以便学生跨文化交际时能准确地、得体地表达思想。
2004(1):88-90.
摘要:为了克服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石化现象,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进行分年级、性别的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二年级之后出现了石化现象;对部分学生、教师的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出现石化现象主要是由学生缺乏融合性学习动机和课堂教学不能提供足够最优化输入造成的。为此,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克服语用能力石化现象的对策。
2004(1):91-94.
摘要: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向世界上许多语言直接或间接地借用了大量外来词,其中来自法语的词语约占英语词汇的26.4%。本文追溯法语对英语产生重大影响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分析英语中大量的法语借词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