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4.
摘要:奥尔森集团理论是以“经济人”为研究范式,通过分析集团的行为逻辑与分利化倾向,指出集团政治产生的非民主性后果以及与国家兴衰的关联,得出了与传统政治团体论所不同的结论,开辟了集团政治研究的新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集团政治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2007(1):5-7.
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形成全面、长期的和谐社会。
2007(1):8-11.
摘要: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范式的视角对朝核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朝美两国长期无法直接沟通,彼此互不信任,导致两国间“安全困境”的出现,致使朝鲜走向了发展核武器的道路。要摆脱目前的“安全困境”,笔者认为关键是朝美双方能否超越现实主义的视角,放弃彼此所存的敌意,最终在东北亚地区建构起真正和平、稳定的“安全共同体”。
2007(1):12-17.
摘要:应对环境问题,我国习惯运用命令控制式的管制手段,而对财产权制度则不够重视。实际上,没有财产权、产权不明或行使不当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效运用财产权制度。在污染防治法领域,排污权交易和环境合同等制度都充分运用财产权原理来控制环境污染。在自然资源法领域,财产权通过明晰资源产权归属、解决“公地悲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当然,财产权制度也有其局限性,因此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多种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2007(1):18-21.
摘要:建立在合同当事人平等基础上的契约自由是私法合同的一个原则。在不平等当事人之间的行政合同同样应该贯彻契约自由原则。通过分析契约自由在行政合同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本文认为,由于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能的合同,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公共利益。因此行政合同中的契约自由是保障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有限的契约自由。
2007(1):22-25.
摘要: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值得认真反省,以促进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发展。事件背后是分处松花江上下游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之间基于“相互性”而长期存在的利益冲突,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是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框架包括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补偿资金的筹集、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构以及补偿资金的支付等内容。
2007(1):26-29.
摘要:现行刑法269条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使部分与普通抢劫罪不具同质性的行为也被认定为转化型抢劫罪,具有根本性缺陷。为此,笔者提出对269条重构建议:“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在实际占有财物的情况下,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此重构后,将有益于在转化型抢劫罪的诸多争论问题上形成统一认识。
2007(1):30-35.
摘要:科学知识本性问题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所讨论的问题,布尔迪厄在《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在“清点”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布尔迪厄凭借场域理论分析了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指出科学是一种让某种发现面世的构建。这种建构主义的视角并不新颖,但其独特的分析方法让人耳目一新。针对其中的社会科学亚场,作者认为,只有用反观性这个武器才能增强其自律性,从而维护其合理地位。
2007(1):35-38.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现代企业组织既传承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特点,也采用了所谓先进的“科层制”来进行管理。然而,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现代企业组织内部关系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源是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从管理学视角来看,组织内部的关系更应该提倡合作和双赢,即和谐。论文在归纳组织理论和组织关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析组织依赖研究,进行简要述评,提出从社会学视角开展基于资源交换的组织依赖研究的意义。
2007(1):39-41.
摘要:水库移民在搬迁后面临着极大的社会经济风险,所以构建水库移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是移民社会经济系统重建的重要环节,而水库移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算是关键的部分。本文从测算原则入手,建立了水库移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测算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结合算例进行了计算。
2007(1):42-44.
摘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翻译研究得以借鉴女性主义思想,扩大其研究领域,重新审视翻译活动的诸多问题。而生态女性主义的崛起,使得翻译研究在关系论、整体论和多元性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理论话语。
2007(1):45-48.
摘要:本文运用心理分析和女性主义的视角,通过分析小说《简•萨默斯的日记》中女主角作为女儿和母亲的双重感受,体现莱辛运用双重视角完整地再现母女关系这一创作思想。文章同时通过分析女主角在母女关系背景下的自我身份探索过程,指出母女关系在女性身份构成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2007(1):49-53.
摘要: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运用了类似于中国套盒式的三层叙述框架:叙述者纳博科夫、约翰•雷博士和亨伯特•亨伯特分别处于故事外叙述层、故事内叙述层和元故事叙述层,但使用的目的和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套盒的结构现实主义。纳博科夫利用三位叙述者使自己远离小说的中心人物和中心故事,但同时又在每个叙述层上设置有类似特征的叙述者并把他们同作家自己混同起来,以增加阅读、理解和阐释的难度。
2007(1):54-60.
摘要: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旨在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民间经营理念及模式,改革大学现有的僵化体制。这一过程包括组织结构、财务人事制度变迁及认证评价制度的实施,法人化的实现改变了国立大学与文部科学省的关系,凸显了与私立大学的挑战关系,也带来了国立大学自身的嬗变。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是该过程始终是在法律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的,这一点值得借鉴。
2007(1):61-63.
摘要:从文化的角度,用丹麦学者Hofstede提出的三个文化价值维度“个人—集体主义”、“权利距离”及“不确定性避免”来分析其在中国受挫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在中国受挫的原因之一是它所隐含的西方文化价值取向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权利距离”及“高度避免不确定性”相冲突的结果。本文也借此呼吁中国的语言学家及教师们能找到一条将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原则与中国文化有效融合的道路,以促进其在中国的发展。
2007(1):64-68.
摘要:阐述了协作学习的理念和什么是对话,对话的物质、心理、文化环境,对话的四要素、对话场,以及教学的三种类型,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简述了实施协作式教学应以cl为教学理念,设计出具体课程的协作学习方法,适时介绍对话策略与技巧,同时,注意收集反馈,不断总结经验以及教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一些体会。
2007(1):69-72.
摘要:民国时期存在着严重的农业问题。由于近代资本主义因素没能对传统农业实现有效渗透,农业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方式、碎片化的经营模式、扩大的自然经济的限制,无法完成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又进一步制约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推进,使工业资本积累困难,工业市场狭隘,甚至使工业利润向传统农业领域复归。面对严重的农业问题,民国政府没能采取合适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问题日趋严重。回顾和分析这段历史对于解决当代农业问题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2007(1):73-76.
摘要:以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我国对各阶段教育的投入以及现有产业结构派生的对各阶段教育的需求状况,得出结论认为高等教育领域投入相对较多,而职业技术教育被忽视,导致我国教育结构超前。由此引起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产业结构派生出来的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出现了“技工荒”和“知识失业”并存的局面。文章最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7(1):77-81.
摘要:康有为、梁启超师生二人各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康有为的执着、强毅、自信、自负、有成见、拘文牵义、不为流俗所动等性格特点,与梁启超的多变、机智、随和、无成见、不能持之以恒等个性特征形成鲜明对比,两人的个性差异主要是“凝质”与“流质”之间的差异。康、梁的性格特点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动和失败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又是造成他们不同政治境遇的重要因素。
2007(1):82-85.
摘要:贬谪流放文人的独特身份和地位,使他们到了贬谪之地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通过倡导教化、开馆授徒,改造陋习、移风易俗,化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交游问学、发掘地域文化,诗赋山水游记风土人情、促进文化交流等方式,用自己悲壮的人生为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007(1):86-89.
摘要:本文以江苏地区儿童收视本地少儿节目状况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儿童电视节目要实现“引导”功能,必须“尊重”儿童的电视需求。为满足儿童在收视时的感官需求,电视应有效利用其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在传播方式上遵守图像优先原则、声画合作原则和时空得当原则;在语用策略上实行平等引导策略、互动发展策略和喻义内隐策略。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