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和谐社会的哲学解读

      2008(2):1-3.

      摘要 (996) HTML (0) PDF 37.64 K (1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哲学角度对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行解读,得到以下3个主要结论:①和谐社会以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为前提;②和谐社会能够有效协调各种差异,使差异和多样得以 共生;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本身 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同时和谐社会也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二者 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 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2008(2):4-6.

      摘要 (1056) HTML (0) PDF 38.12 K (1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社会革命的理论,更是构建社会和谐 的理论,革命和斗争旨在实现 和 谐。从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劳动本质论、社会关系决定论和需要本性论三重概括中可以厘析出 人性的四大要素(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理性和道德性)和由此决定的四种能力(生活热情力 、社会认同力、理性调控力和道德奉献力)。热爱劳动、善于共处和追求高雅是马克思人性 观的现代启示。

    • 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之维

      2008(2):6-8.

      摘要 (1198) HTML (0) PDF 37.66 K (16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是以思想和谐为目标通过思想矛盾运 动来达到新的思想和谐的过程 。思想的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的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状态,它们既 存在着矛盾又追求着协调,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本性。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是人类思 想发展的客观现象,也具有时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应随着社会条件、时代特征和目标任务 的变化,及时改变自己的内容和方式,努力做到适应社会并发挥积极作用。

    • 善治: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治理伦理

      2008(2):8-11.

      摘要 (1164) HTML (0) PDF 51.00 K (17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治理是由共同目标支持的、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活动。在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通过引入“善治”理念,积极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 理 伦理,从而实现和谐之治。善治理念强调在目的上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需要,体现“全 体 人民共同享有”的价值取向;在程序上加强公民与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治 理伦理的生成主要不是靠制定伦理规则,而是靠公民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建设,其生成过程的 重心在于监督和批评。

    • 社会资本语境中的和谐社会及其实现

      2008(2):11-13.

      摘要 (1079) HTML (0) PDF 42.17 K (1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定内涵是特指我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既包括各种利 益 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为实现和谐社会增 加了社会学意义的解析与实现途径 ,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规范体系,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成员联系网络,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 普遍信任,减少摩擦与冲突,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 从风险社会走向和谐社会--以江苏省为例

      2008(2):13-16.

      摘要 (1094) HTML (0) PDF 63.06 K (1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目前正步入风险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 对风险进行治理。以江苏省为例,通过近几年来江苏省内相关数 据的分析和对比,分析其存在的种种风险和危机,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应协调社会群体利益关 系,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培养人民的风险意识以及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系统。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文化诉求

      2008(2):16-19.

      摘要 (1129) HTML (0) PDF 47.53 K (1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树立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有其客 观的现实依据,价值是文化的核心,价值的导向性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而文化状态是价 值及其体系得以树立的外在环境,文化生态的规约性造就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建构应以文化和谐为根本途径。

    • 人水和谐:水文化的核心价值

      2008(2):20-22.

      摘要 (1751) HTML (0) PDF 59.80 K (20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文化是体现人水关系的文化。水在和人类文化的共生 中具有“道德顾客”身份,因此,人水和谐的关系是一种道德的必然,是水文化最根本的价 值。人水和谐应该体现在水祀活动和水利活动两个方面,在活动中应该尊重水作为生命主体 的地位。

    • 象同喻反:水意象的辩证解读

      2008(2):23-26.

      摘要 (1181) HTML (0) PDF 102.07 K (1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文学里水既是审美观照的对象,又是表情达意的意象 。作为一种意象,水 是文学家笔下最富活力的精灵,具有开放式和多元化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这些意义在同 一平面、同一直线上的不同时间、不同空间 里会指向相对或相反的主题。本文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几组水意象加以辩证解读,以期引起 对异质同构现象的关注和更深层次的研究。

    • 从历代水利名人治水实践谈水利精神的弘扬

      2008(2):27-29.

      摘要 (1126) HTML (0) PDF 44.38 K (17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利名人对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不仅 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物质财富,也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献身、负责、求实 的水利精神。这3种精神内涵丰富,值得今天的水利工作者深入学习、继承和弘扬。

    • 现行财政体制中的民政事业经费

      2008(2):30-35.

      摘要 (1132) HTML (0) PDF 118.06 K (1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代中国的民政工作所表现出来的“动态性”和“扩张 性”的特点极为明显,可以说是一个发展中的政府部门。本文以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为经纬 ,从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了1978年以来我国民政事业经费增长的情况,以及实际的 社会需要,提出了在现行财政体制下进一步理顺关系的政策建议。

    • 从“生活世界”到“社会世界”——《社会实在问题》述评

      2008(2):36-38.

      摘要 (1291) HTML (0) PDF 54.91 K (1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实在问题》是许茨后期的学术论文集,具体阐述了个体在采取韦伯意义上的“ 社 会行动”过程中,其主观意图的产生以及形成机制,人们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正是 有 赖于这种机制。由此他还提出了作为社会科学家应如何研究社会行动中的行为者之间的共享 意义问题。引介和评析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许茨在这个文集中的思想与观点。 

    • 水库移民安置工程的哲学思考

      2008(2):39-42.

      摘要 (2062) HTML (0) PDF 57.45 K (1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工程的哲学思考对于社会工程的本质理解与顺利实 施有着重要作用。依托社会工程哲学的有关研究,对水库移民安置工程的特殊性、工作内容 范畴和实施机制进行探讨,对于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

    • 禁区还是误区——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现状及出路

      2008(2):43-47.

      摘要 (1213) HTML (0) PDF 64.03 K (1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内地的行政诉讼制度建立迄今,围绕抽象行政行为 的司法审查问题,讨论从未平息。抽象行政行为作为司法审查的“禁区”,也一直为官方或 通说所肯定。抽象行政行为之所以成了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的禁区,那是由于人们的误解;人 民法院完全可以在不违背现行法规定的前提下实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未来的制度 设计完全可以突破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禁区。

    • 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法规制

      2008(2):48-51.

      摘要 (1134) HTML (0) PDF 51.69 K (17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球化的第三部门兴起的语境下,作为非营利性中间 社团法人的行业协会无疑将 显示其独特的功能,但是在中国“双重管理”的社团治理模式下,其弊端在竞争法的视野中 也逐步凸显,而作为经营者的行业协会完全能够从事限制竞争行为,从而成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 论知情权的宪法保障——厦门“PX项目”风波的启示

      2008(2):52-55.

      摘要 (1190) HTML (0) PDF 61.25 K (1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资源的 拥有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 的首 要条件。我国公民的知情权意识开始被唤醒。通过分析知情权的宪法理论基础以及该权利在 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法律保障实践,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立法进程及知情权的发展现状 , 提出宪法应对知情权作出明确规定,建立知情权的法律体系,构建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机制。

    • 我国公立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透视

      2008(2):56-59.

      摘要 (1179) HTML (0) PDF 52.34 K (1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现有法律将公立高校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这种定 位无法揭示其在行政法上的 法 律地位。借鉴国外关于公立高校法律定位的理论以及特别权力、管理关系、基础关系、重要 性理论的合理内核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公立高校除了应具备民事主体的法律 地位,也应具备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依据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要科学构建我国公立高校 与学生的 行政法律关系,必须树立权利本位的价值理念,科学界定公立高校的职权范围,科学考量公 立高校的教育管理行为,加强监督的力度,拓宽救济途径。

    •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实施现状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2008(2):60-63.

      摘要 (1291) HTML (0) PDF 69.79 K (1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 责 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对工人权益的漠视。依据对广东、天津和江苏企业实 施SA8000标准(社会责任标准)情况的调查,分析企业员工权益的实际情况,阐明了推行社会 责任标准的必要性,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应对SA8000标准的措施。

    •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困境与经济资本管理

      2008(2):64-67.

      摘要 (1355) HTML (0) PDF 68.18 K (2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揭示了目前我国银行业所处的资本困境,提出要根本解 决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困境,就必须改进现有的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引 入经济资本管理模式。为实现有效的经济资本管理,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经营管理理念转换 、战略制定、基础数据积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进。

    • 酒店连锁企业员工知识分享对知识资本影响的实证 研究

      2008(2):68-72.

      摘要 (1125) HTML (0) PDF 96.77 K (1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员工知识分享是促进组织知识资本增值,进而提高组织 绩效的驱动力之一。本文基 于 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认知行为控制3个维度来探讨酒店连锁企业员工 知识分享对知识资本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酒 店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 组织社会化交互作用主义3种模型评价

      2008(2):73-76.

      摘要 (1137) HTML (0) PDF 72.49 K (1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组织社会化过程涉及组织和员工双方,各方为达成社 会化结果的行动是互相依赖 的。组织社会化交互作用主义视角就是整合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采取的策略,考察组 织策略和个人主动策略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在介绍3种交互作用主义模型的基础上 ,讨论了每种模型对组织社会化理论发展的贡献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 《荀子》中的“故曰”

      2008(2):77-80.

      摘要 (1608) HTML (0) PDF 55.81 K (2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荀子》中的45个“故曰”,前人或不加训释,或一 概译为“所以说”。其实这45个“故曰”的使用情况可分为:①先议论后总结的,这种“故 曰”确可译为“所以说”,其后为荀子语言,共有17例,占378%;②先引述后申说的, 这种“故曰”则当译为“老话说”(或译作“旧书上说”,个别的则要译作“所以前人说” 等),其后乃属引语性质,共有28例,占622%。分辨这些情况,不但有助于准确地解读, 而且对剖析《荀子》内部的语料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 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研究的嬗变

      2008(2):81-84.

      摘要 (1185) HTML (0) PDF 52.27 K (1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翻译批评研究的哲学基础,论述翻译批评研究的范 式嬗变,指出价值论观照下的翻译批评的评价标准以交往理性为指导,追求共识性真理,具 有评价的多元性和客观性。

    • 论汤亭亭小说《中国佬》中的文化悖论

      2008(2):85-88.

      摘要 (1680) HTML (0) PDF 60.06 K (35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情 结,她的小说《中国佬》就是例证。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在实现“美国梦”后产生的空幻感印 证了当代华裔文学叙述中的文化悖论现象,即身份认同的困惑和生存状态的悖反现象。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