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S1):1-3.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目前国内外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策,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并不断尝试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尝试的体会,对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研究性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研究性教学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009(S1):4-6.
摘要:分析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难点,结合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新的需求,从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探讨该课程教学的改革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2009(S1):7-8.
摘要:为了提高我校非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测量学”精品课程建设,介绍了我校非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学”从2004年以来的课程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供大家参考。
2009(S1):9-10.
摘要:简述了“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的特点及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和改革方法,有些已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009(S1):11-12.
摘要:从集成电路工艺双语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实例对集成电路工艺双语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性分析和探索,提出了加强词汇讲解、突出重点内容、注意中英对照、广泛参加业界活动的双语教学思路。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在集成电路工艺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能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
2009(S1):13-16.
摘要:河海大学顺应时代要求,合理规划,积极构建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了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达到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同时,针对现阶段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立体化教材缺乏、评审指标狭窄、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2009(S1):17-19.
摘要:为了应对大学本科“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不足和满足宽口径专业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多媒体教学包的教改方法。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包的构成、主要特点和应用方法,并给出了利用该教学包生成教案的几个典型实例。该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009(S1):20-22.
摘要: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中表现出的部分内容老化、单一,形式呆板,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弊端,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实际设计、组装调试,教师跟踪检查、启发鼓励、指导点评的开放式教学探索,实践证明,这一改革非常受学生欢迎,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表现出很强的求实负责精神,以主人翁的态度高度投入于课程设计,不仅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还激发了学生为完善课程设计而深入学好理论课程的热情。
2009(S1):23-25.
摘要:根据CAD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将CAD绘图技术结合在工程制图教学当中,对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工程制图的理论和技术的掌握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对CAD绘图的发展以及用CAD进行快速绘图的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2009(S1):26-27.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培养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检验。
2009(S1):28-30.
摘要:水泵及水泵站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农业水利工程领域专业课程。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改革以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为出发点,通过打造水泵装置开放式实验平台和泵站进、出水建筑物水流动态演示实验平台,开设了丰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改革收到成效。
2009(S1):31-34.
摘要:通过介绍德国FH企业主导型、 英国NVQ推动型、加拿大CBE和香港工业训练中心型等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境内大学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借鉴境外成功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方法的建议。
2009(S1):35-36.
摘要:工科物理实验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出发点必须从工科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出发,重点从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实行“阶”“层”教学模式;科学研究规划实验项目训练重心;重视创新平台搭建和创新教育积淀;把握实验技术人员定位,注重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物理实验课程学科的改革和建设思路。
2009(S1):37-38.
摘要:介绍了河海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活动。对于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理念、机制、实验教学的新体系、新内容和实验教学的网络管理系统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
2009(S1):39-42.
摘要:在河海大学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过程中,坚持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重点强化“3+2”开放实践教学互动平台建设与管理,强化分层开放实验课程建设,强化综合创新教辅团队建设,强化教学辅导资源建设,强化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安全开放、和谐共享、规范高效”的运行模式已成为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
2009(S1):43-45.
摘要: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培育是目前高校紧迫的任务之一。利用外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可行的,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对外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如何利用外语教学施行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出了看法。
2009(S1):46-48.
摘要:通过书面考试方式进行的德育测试不能全面测定学生的德育状况,它仅仅完成了道德知识的测试;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求把道德测试放置在一种开放的道德场景中,在这种生动的道德场景中才能真正测度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表现的测定,改革的核心是在课程教学中安排生动的道德场景,并客观记录在该场景中学生的道德表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改革,需要对课程进行全局性的精心安排。
2009(S1):49-51.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应在紧密围绕《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努力实现其规定的教学目的的同时,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途径,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加大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
2009(S1):52-54.
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理念教育强调马克思主义理念的知识、价值和信仰三维意义的整体性关联。区别于其他政治理论课,“概论”课程在性质和目标上偏重于理念教育。 “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的。它以引起学生接近理念为起点,以促使学生认识理念为中介,以呼唤学生改变、践行理念从而改变自我处境和人类处境为宗旨。
2009(S1):55-57.
摘要:探讨了商学院实践教学的概念、内涵、分类及特点,强调了实践教学对于培养高级商务专门人才的重大意义。
2009(S1):58-60.
摘要:针对目前商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理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完善实践教学物质条件、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等建议。
2009(S1):61-62.
摘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新世纪衡量和评价人才的最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国内众多高校都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作为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经管类专业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尽量选择身边的案例,给学生提供检验实践成果的平台,重视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热情。
2009(S1):63-66.
摘要:词汇学习和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点,如何将词汇附带性学习结合进课堂教学无疑会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起个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从7个方面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2009(S1):67-69.
摘要: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地得到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能力仍然是教学上的概念,它是以课堂语言和对课堂语言进行理解为基础的,为使学生能通过英语教学获得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就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意图和由此产生的语言行为作了分析和探讨。
2009(S1):73-74.
摘要: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和诲人不倦的教师职业情操传承下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同时,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青年教师完成教师的基本素质训练和积累教学经验,快速提高教学能力;另外,带领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促进其持续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促使青年教师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高校教师。
2009(S1):75-78.
摘要:一流大学创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奋斗目标,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就世界一流大学创建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从六个方面入手,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特征,进而对我国一流大学的创建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
2009(S1):79-81.
摘要:介绍了美英德韩日等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模式,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理念上引入“大工程观”和注重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模式上采用按水利大类招生和培养、增加非水利工程类课程比重、引入“回归工程实践”做法及塑造国际视野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水利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2009(S1):82-84.
摘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海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对人才的数量和素质也提出了新的需求。由于海外项目的特殊性,目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重点往往与需求不相适应。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开展了海外港口工程项目对人才素质需求的综合分析,并对高等学校相关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2009(S1):85-87.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灵境技术推上了教育应用的前台。由于它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时,它用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它具备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由于条件所限,灵境技术在教育中还无法得以全面应用。只有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多层次、全方位推进的方式,才能迎来灵境技术教育应用的春天。
2009(S1):88-90.
摘要:制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运用历史研究法,资料分析法,对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质量标准的内涵从适应时代要求的质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注入新的内涵。
2009(S1):91-94.
摘要: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和途径。提出高校要加强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力度,提倡科学精神,创造良好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009(S1):95-98.
摘要:利用2008年秋在南京某高校进行的“研究生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问卷资料,探讨了他们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适应状况较好,约有1/5的存在适应困难;除性别、家庭居住地、主观家庭经济状况外,学校适应的其他三个维度对其心理状况也有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越好,其心理适应越好。
2009(S1):99-101.
摘要:系统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现状及问题,运用角色理论,从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探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2009(S1):102-105.
摘要:通过对南京几所高校和国内外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分析电子信息类专业女生思想动态及电子信息行业人才需求现状,提出建议和对策。
2009(S1):106-108.
摘要: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文章在剖析大学生就业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大学生了解目前就业形势,明确努力目标,促进顺利就业。
2009(S1):109-111.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的内容和体系。
2009(S1):112-114.
摘要:贫困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创业的总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的概率。笔者在总结分析贫困大学生人格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贫困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两两比较矩阵分析评价法,对贫困大学生创业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求为高校及其他研究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2009(S1):115-117.
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以往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侧重在教育技术手段的创新,往往忽视了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本文从大学文化的角度,探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2009(S1):118-120.
摘要: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和成效,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思考。
2009(S1):121-123.
摘要:校园信息文化是信息时代高校师生与信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校园文化,它是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信息文化的文化内化和主流、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及信息文化的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总结了当前高校信息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就信息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高校网站的特色化建设及图书馆的作用方面提出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加强校园信息文化建设的途径。
2009(S1):124-125.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自建校以来一直是我校的品牌专业,该专业已为我国的水电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目前,我国高速发展的水电建设事业对培养学生的要求提高了,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求学生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视野开阔、勇于创新。根据这一情况,为了营造适宜优秀人才快速成长的教学环境,让水工专业成为培养水利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我院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培养优秀学生”模式。
2009(S1):126-128.
摘要:主要吸收与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和研究方法,以阅读为视角,从阅读行为着手进行实证分析,关注和测量心理健康状况,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从而探索了心理健康研究的一种新角度、新方法。
2009(S1):129-131.
摘要:分析了网络时代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网络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的影响,提出实行梯队导师制,发挥传帮带作用,规范网络管理,构建网络交流平台等措施,引导大一新生正确使用网络,并通过网络了解专业前沿,激发学习兴趣,让网络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2009(S1):132-133.
摘要:中共早期著名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还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创新教育做出了可贵的尝试与实践。该研究通过详实史料,分析了恽代英十分可贵与超前的创新精神,这对当前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启示。
2009(S1):134-136.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文章在解析创新人才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立足理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借鉴国外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经验,探讨理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及措施。
2009(S1):137-138.
摘要: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直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就如何结合学校开展的创新实验和创新训练两大计划,以及在这些计划中如何依托教师科研课题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本科生的就业能力。
2009(S1):139-14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慧鱼模型培养方式以及培养成效两个方面阐明应用该模型组合包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9(S1):141-143.
摘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若干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发现,我校与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趋同、缺少特色,商务实践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偏少等,因此,积极开展特色人才培养的研究,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IB&E”教改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以优质教学资源为保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实践工作正进行中,并不断完善。
2009(S1):144-146.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已超过10年,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设置已基本稳定,而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设置中考虑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地理信息系统本科的创新能力培养角度来阐述笔者的思想。以达到满足国家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009(S1):147-149.
摘要:介绍了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机制建设、过程管理控制、激励措施以及创新训练实践平台的搭建,制度措施到位,切实推动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
2009(S1):150-151.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我国的高校创新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师生重视不够、科研与教学联系较少、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对落后、实践活动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认识、加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活动等改革设想。
2009(S1):152-153.
摘要: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模者需要运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建模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查阅资料、建立模型、编程求解等等。本文通过对数学建模的大致介绍,引出其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009(S1):154-156.
摘要:目前,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先进的,他们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学习和社会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然而部分学生党员仍存在某些问题,不断加强党员再教育势在必行。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学习工作情况以及再教育情况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保持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9(S1):157-160.
摘要: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成果,这些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从创新理论的实践特色及历史唯物主义内涵等角度对创新理论进行相应的哲学思考。
2009(S1):161-163.
摘要: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党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越来越显著,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监督保障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已成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作为党建工作主体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笔者从转变思想观念、激活党务和政治思想工作者的选拔培养机制、强化对党务工作者理论和业务培训、完善党建工作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加强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2009(S1):164-166.
摘要: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该专业的背景入手,总结专业思想教育形式,探索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实现途径,以期为本专业以及相关水利专业今后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2009(S1):167-169.
摘要:宗教在大学校园的蔓延和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关注的问题。导致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有宗教本身的魅力、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等。应对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必须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评价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借鉴宗教宣传中的有益成分。
2009(S1):170-172.
摘要:高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型人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把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创业教育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009(S1):173-176.
摘要:建立了博弈模型以分析高校学生组织干部考核的相关性评价中的欺诈性合谋行为。以某高校学生会为例,为分析其相关性评价中出现的合谋行为的内在规律,应用UCINET软件对该学生会的非正式组织进行了中心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谋行为的危害越大,组织越会加强监督检查,并调整政策和制度。但是过大的惩罚力度有可能表示过高的监督成本,因而无法威慑合谋行动。此外案例分析表明:相关性评价中的合谋情况容易出现在中心度高的成员中;而且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通常具有某种高超的特殊技能。
2009(S1):177-179.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而使得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各高等院校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多数高校采取拓展办学空间来弥补教育资源不足,从而形成了一个高校有多个校区并存的格局,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多校区管理模式采取的原则,各个高校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高校多校区管理的经验,根据多校区在整体办学中的定位、校区之间的距离等因素研究决定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009(S1):180-183.
摘要:通过对泰勒、CIPP、目标游离、应答、鉴赏和批评、建构等教育领域主要评估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创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模式的问题,构建包括目标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全面性和效用相统一、导向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等6个原则,以及投入、产出、效果、满意度和影响力等五项指标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2009(S1):184-187.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规模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对于学校秩序的稳定和保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刚性管理不断被强化的趋势,使得作为高校管理对象的教师与学生尤其是教师的宽松感、自由感、幸福感越来越缺失,也使高校行政组织出现了官僚化倾向。鉴于此,高校行政组织管理特别需要倡导和推行柔性管理。通过对高校行政组织的柔性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几条基本策略,以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学校管理实践。
2009(S1):188-189.
摘要: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高校成绩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河海大学采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对当前成绩管理过程中基础信息资源的规范、职责和权限的合理化分配、提高成绩管理的效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在“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念下,提高成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管理的持续改进。
2009(S1):190-192.
摘要:在全国高校第二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集近8年来教学督导工作实践的切身体验,用“以生为本,促师为导”为主线,就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发生巨大变化的实例,扼要介绍个人点滴感悟。
2009(S1):193-195.
摘要:本文以“F7贸易经济”为例,论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F7贸易经济”类目中新增类名和类目注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F76商品学”中的有关“兽用药品”和“保健品”类图书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类目设置问题,结合工作实例,按照图书分类学的有关规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
2009(S1):196-198.
摘要:近几年图书馆文献招投标工作实践完成了从尝试到普及、生疏到熟练的过渡。随着图书馆文献招投标工作的展开,一些招投标工作中的弊病(围标、串标、低价抢标)慢慢在文献招投标中浮现了出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利用招投标来更好的提高购书经费的利用效率、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也是文献招投标关注的重点。从文献招投标工作的机制角度,对招投标工作中的弊病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文献招投标公平、有序的展开,并结合当前文献招投标机制的特点和工作方式引入了反向竞拍的概念以进一步提高购书经费的利用效率。
2009(S1):199-201.
摘要:数字资源保存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就在这个保存阶段过程中涉及到的保存的难度问题、保存的基本要求问题、保存与获取的问题、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保存数字图书馆资源涉及的管理策略和技术策略。
2009(S1):202-203.
摘要:从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观念以及管理的内容几个方面对新形势下校区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9(S1):204-206.
摘要: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的中枢系统涉密的范围和内容较多,作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存储和使用国家秘密较为集中的单位。因此,高校办公室的保密工作尤其重要。
2009(S1):207-208.
摘要:随着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大学生创新项目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已经纳入我们的管理工作中,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开发了大学生创新项目网络管理系统。简要介绍了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网络管理平台构建目标、原则、角色权限、功能模块、系统特点。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