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新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的基本经验

      2010(1):1-5.

      摘要 (1213) HTML (0) PDF 61.56 K (1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新中国的不懈追求。60年来,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 主 义。其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合上:即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主 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与推进事业发展相结合等。 

    •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青年信仰的确立

      2010(1):6-8.

      摘要 (1132) HTML (0) PDF 40.23 K (1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代国际环境变化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人们的信仰危机。青年 成为各种信仰力量争夺的主要对象。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希望所在,他们 的信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培养上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在于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为当代青年信仰的确立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

    • 马克思对剥削与贫困问题经济伦理意蕴的揭示

      2010(1):9-13.

      摘要 (1243) HTML (0) PDF 76.52 K (1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马克思那里,剥削是指剥削劳动,即以不平等的方式 支配和控制他人的剩余劳动。马 克思认为,剥削的形式随着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变化;资本主义剥削作为价值增殖现象贯穿 资 本主义生产、流通整个过程;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虽然被交换关系的表面现象所掩蔽,但其 内 在的矛盾必将激化;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正确表现。正是资本主 义 剥削,带来了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这些观点体现了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不平等由生产关系 的不平等性制约等经济伦理意蕴。

    • 试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策略

      2010(1):14-18.

      摘要 (1160) HTML (0) PDF 61.24 K (1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时期中国意识形态的情态和工作状况与以往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需要在继承我党意识形态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研究。党对意识形态工作 的领导、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运作的主渠道、在全球化背景中处理好意识形态的 “淡化”与坚守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策略。

    • 论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科学方法

      2010(1):19-21.

      摘要 (1238) HTML (0) PDF 52.18 K (1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应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研究具 有现实针对性。其次,应该具有世界眼光、立足中国实际 、 开阔理论视野,从大处着眼。再次,应该强调以小见大的意识,磨炼小题大做的功夫,推 出精品成果,培育理论大家。

    •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问题的探讨

      2010(1):22-25.

      摘要 (1197) HTML (0) PDF 52.85 K (1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局限于社区空间,也不限于社区 居民,它是对社区建设主体进 行 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动员,旨在动员和组织社区建设力量投入社区建设。社区思想政治工 作是由我党及其社区建设组织开展的,对社区主体进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区建设主 体 素质,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领域有3 个方面:一是社区建设战略和宏观思维,二是社区建设实践,三是社区居民思想的建设和发 展 。若社区民间力量已形成,政府又进行有效的组织,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

    • 社区党员志愿行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问题

      2010(1):26-29.

      摘要 (1121) HTML (0) PDF 48.03 K (1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三域是相对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而存在的一个独立 的社会领域,它在一定程度上 能 够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中国第三域在社区的发展动力不足,需要党员的参与;而党员参 与 社区志愿者组织,既是党员社区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有助于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党员与志 愿 者趋同的道德理想为社区党员志愿行动提供了动力基础,政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及党执政 合 法性资源也为社区党员志愿行动提供了存在的理论依据。社区党员志愿行动的现实发展,需 要进一步普及志愿精神,也需防范志愿者组织的行政化倾向,增加志愿者组织的组织力。

    • 水文化:现代水利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2010(1):30-32.

      摘要 (1169) HTML (0) PDF 39.79 K (1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所面临的水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突出。 水利高等院校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支撑、后备力量和文化引领。水利高等院校把 水文化作为现代水利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升水利院校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培养治水学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培育和弘扬优秀的水利精神,寻求解决当代水问题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

    • 略论江苏水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泰州市为例

      2010(1):33-36.

      摘要 (1128) HTML (0) PDF 86.81 K (1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文化是江苏地域文化的主线和特色。江苏的水文化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和促进地 域 经济发展方面蕴藏着很大潜力。目前,江苏水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存在不均衡现象,苏南 以 水为特色的旅游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市场和影响,而苏中、苏北的水旅游资源在宣传、规划和 开发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位居苏中的泰州,水旅游资源开发的做法可供学习和借鉴,该市 合理规划和开发河、湖、湿地的旅游资源,水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居于主角地位。

    • 黄河祭祀文化传承与弘扬探微

      2010(1):37-40.

      摘要 (1226) HTML (0) PDF 50.81 K (2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祭祀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在东西方 文化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黄河祭祀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弘扬黄河祭祀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 现实意义。通过理性分析,针对当前黄河祭祀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可行性对策。

    •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范式解读“考研热”

      2010(1):41-44.

      摘要 (1285) HTML (0) PDF 60.27 K (2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考研热度不减,这已成为中 国的重要教育现象,更是 全社 会对知识追求的最佳诠释。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尔曼本着超越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 观二元对立为旨趣,以“理性人”作为基本假设,采用“系统行动的内部分析”的个体主义方法,建构起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为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群体“考研热”现象提供了一 个独特的视角。

    •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0(1):45-51.

      摘要 (1234) HTML (0) PDF 105.14 K (2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20世纪50年代于英国率先提出来的社区照顾以及 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的养老照顾模式,介绍了在我国正处于推广阶段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重点展开对日间照 顾 中心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构建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现实问题,并从社会工作 的专业视角出发为构建工作提出了建议,以便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以人为本的照顾和护理服务 。

    • 动态外部性与市场条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2010(1):52-56.

      摘要 (1169) HTML (0) PDF 119.50 K (1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制造业中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型行业为研究对象 ,重点探讨了动态外部性等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专业化经济对该类制造业 发 展存在着显著正向作用,地方竞争经济影响显著为负,而多样化经济影响效果则不确定。此 外 ,市场条件的考察中,市场范围可及性、人力资本外部性和产业关联外部性都对该类制造业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供应链中服务品质保证的制造商监控策略

      2010(1):57-60.

      摘要 (1181) HTML (0) PDF 85.69 K (1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制造商对代理商和零售商进行监控从而保证供应 链中服务品质的行为机理 。建立博弈模型对制造商、代理商和零售商的多方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条件下收 益情况的比较得出制造商的最优监控策略,从而保证供应链中的服务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的监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控成本,而产品的市场规模以及供应链整体服务品质 的要求也会对监控产生影响。

    • 我国国际河流相关政策分析

      2010(1):61-64.

      摘要 (1218) HTML (0) PDF 79.39 K (1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际河流利用的有限主权原则是主要的国际河流习惯法,含义为一国在利用其境内 国 际河流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我国已经恪守国际河流法和一般的国际河流利用原则。《国际 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还远不是生效的国际河流法,根据国情,我国目前不必急于加入该 公约,也不应盲目地采用欧美地区标准超前的国际河流一体规划模式。

    • 对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模式的立法构想——对解决《物权法》遗留问题的建议

      2010(1):65-69.

      摘要 (1223) HTML (0) PDF 74.37 K (1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宅基地使用权的社会保障功能阻碍了它的转让,但用益 物权的属性又构成了其实现转让 的基础。在兼顾公平效率的价值取向下,宅基地使用权的社会保障性和用益物权性可以实现 兼容。建议立法在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原始取得无偿性和存续有期性的前提下,对宅基地使用 权的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单独转让和随房转让等予以确认。

    • 90年代大陆现代汉诗叙事性的形式特征

      2010(1):70-73.

      摘要 (1170) HTML (0) PDF 68.03 K (1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90年代叙事性诗歌借鉴小说或戏剧等叙事文体的叙述技 巧,在文本中设立一个叙述者,拉开诗人与世界的距离,从而获得一种相对客观、冷静的态 度和视角。采用陈述语句对细节、过程进行描述和展示,并融入了散文、随笔、小说、戏剧 等文学体裁的文本因素和形式特征,呈现出一种将叙事性、歌唱性、戏剧性熔于一炉的倾向 。

    • 文学翻译中的忠实与对等

      2010(1):74-77.

      摘要 (1386) HTML (0) PDF 74.80 K (2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纵观中西,关于翻译的标准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忠实”和“对等”。事实证 明 ,“忠实”和“对等”在文学翻译中都有其可行之处,但由于两者的提法不同,处在不同的 理 论体系中,加之不同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它们在实际的操作中也不相同。这种不同主要 表 现在哪一概念在实践中更具有优势。通过实际的比较,尤其是在文学翻译系统中,从形式、 内 容和风格方面的比较,不难发现,“忠实”概念相对“对等”更具优势。当然,这并不是完 全否定了“对等”,而是要学习“对等”的合理之处,用于发展“忠实”概念。 

    • 回归伊甸园——生态整体主义视野中的《秘密花园》

      2010(1):78-81.

      摘要 (1228) HTML (0) PDF 61.52 K (2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是目前困扰人类最严重的全球性问 题,也是许多生态作品所关注的 焦点问题。伯内特这位卓有成就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在其经典作品《秘密花园》中通过描写 伊甸园的“失落——追寻——回归”和人的“流浪——救赎——复兴”历程,向人们阐释了 深刻的生态思想。从整体生态主义出发,探寻伊甸园的“失落”和人的“流浪”根源,寻求 伊甸园的“回归”和人的“复兴”或许是对当今经济科技主导一切的反拨与反思。

    • 第三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综述

      2010(1):82-85.

      摘要 (1155) HTML (0) PDF 58.80 K (1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意识形态建设关乎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和重大的理论发 展问题。新中国成立六十年 来,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阴谋颠覆以及持久 的 和平演变策略仍在继续,动摇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的安全备受挑 战 ;另一方面,执政党自身的理论建设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影响到党执政兴国的要 务 ,影响到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在于救了中国,而马克思 主 义能否进一步发展中国,则是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亟须解决的理论命题,也是确保意识形态 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

    • 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在江苏的实践——江苏省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综述

      2010(1):86-88.

      摘要 (1160) HTML (0) PDF 38.47 K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对精神文 明乃至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 的作用。认真总结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实践经验,深入探讨构建和谐社区任务措施,这对于进 一步提升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年第卷第1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