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协同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理论依据、实践逻辑与现实启示
    双传学
    2020, 22(1):1-7.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1
    [摘要](6071) [HTML](0) [PDF 829.42 K](15241)
    摘要:
    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协同推进“两个革命”的前提与基础。从理论逻辑层面看,“两个改造”相统一的辩证原理构成了“两个革命”辩证统一的深层哲学底蕴;从实践进程层面看,统筹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克敌制胜的重要保障;从现实层面来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在党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的形势下,进一步协同推进“两个革命”需要把握基本的经验原则。
    2  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时代意义
    李包庚,刘云霞
    2020, 22(3):1-8.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3.001
    [摘要](5059) [HTML](0) [PDF 932.97 K](14265)
    摘要: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繁荣假象,看到了西方工业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虚伪本性,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予以深刻批判。马克思揭露了大不列颠对华殖民暴行及其危害,辩证分析了大不列颠殖民行径对印度统治的双重影响,但是到晚年时期,他重新纠正了早期关于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肯定性评价,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深重灾难。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批判,对当下我们警惕形形色色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具有警醒意义,也为今天抵御文化殖民主义与“和平演变”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启示。
    3  西方移民融合理论的发展轨迹与新动态
    刘程
    2015, 17(2):33-39.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15.02.007
    [摘要](4995) [HTML](0) [PDF 916.17 K](11126)
    摘要:
    西方移民融合理论旨在对移民融入迁入地社会的过程进行类型化和因果解释。帕克和戈登的经典融合理论开创了移民融合研究的历史篇章,而线性融合理论、曲线融合理论、区隔融合理论、多元文化理论以及生态分析等则是对经典融合理论的批判性发展。这些移民理论经历了从融合结果的“必然性冶向“相对性冶、从融合轨迹的“直线性冶向“曲线性冶、从融合模式的“完全性冶向“选择性冶、从融合方向的“唯一性冶向“多元性冶的转变。新近的移民融合理论则聚焦于融合结果的异质性及其因果解释。未来移民融合理论将会是建立在融合异质性研究基础上的理论重新整合、阐释和发展。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本逻辑
    刘希刚,郭 凯
    2020, 22(1):14-21.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3
    [摘要](4927) [HTML](0) [PDF 841.84 K](10762)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其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具体化结合、时代化发展与主题化集成,对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先后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具体实践形态的具体化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内容与历史基础;我们党依次回答时代之问,凸显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挖掘活力动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发展并彰显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我们党创新完成理论继承发展的主题转换,集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承一脉的主题化理论成果,不断提升党的理论思维水平,走向理论成熟状态。
    5  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国暴雨洪涝灾害综合经济损失评估研究
    李廉水,蔡 洋,谭 玲
    2020, 22(1):28-36.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5
    [摘要](4916) [HTML](0) [PDF 1.37 M](12303)
    摘要:
    随着气候变暖,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有效地开展灾害预防和灾害应急管理需要全面了解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将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CGE)引入灾害综合经济损失评估,以我国2008—2016年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为例,构建灾害情境下的DCGE模型,测量每年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轨迹。实证结果显示:从当期来看,每年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社会生产,2008—2016年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总产出的损失值区间为[3525652,40536761]亿元。从长期来看,灾害的累积效应更不容忽视,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当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对后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若某一时期的灾情较重,后期社会经济所受影响甚至会高于当期灾害会经济系统的冲击。
    6  环境治理的社会学研究:进程、议题与前瞻
    陈 涛
    2020, 22(1):53-62.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8
    [摘要](4633) [HTML](0) [PDF 892.08 K](11661)
    摘要:
    环境治理研究曾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的专属领域,随着环境治理中多重问题的暴露,环境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以环境治理的“结”与环境善治的“解”为线索的文献研究发现,社会学界在环境治理的绩效审视、环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反思、环境治理的社会机制等议题开展了多维度研究。环境治理不是一项孤立的社会行动,而是嵌入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近年来,国家环境治理态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环境治理绩效发生了显著变化。[JP3]今后,社会学界可在社会响应、社会过程及社会影响框架下深化环境治理研究,其深入研究对于推动环境社会学知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7  风暴潮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的构建
    张 鑫,张 玥
    2020, 22(1):37-43.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6
    [摘要](4622) [HTML](0) [PDF 2.08 M](10100)
    摘要:
    基于风暴潮灾害发生时间集中、地区差异显著、经济损失严重、次生灾害频发等自然特征,分析群众、政府、经济组织等救助对象的需求特征,从时间维、空间维和逻辑维剖析风暴潮灾害损失及灾害救助关联的协同机理,设计并构建包括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层次体系以及服务体系的风暴潮灾害四维救助保障体系。通过加快风暴潮灾害救助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风暴潮灾害救助财政投入制度、强化风暴潮灾害救助监督管理等保障措施,实现风暴潮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的高效运行。
    8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权力监督道路的新探索
    徐家林,徐业坤
    2020, 22(1):8-13.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2
    [摘要](4520) [HTML](0) [PDF 815.11 K](10245)
    摘要:
    权力制约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基本前提,权力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加强权力监督、如何加强权力监督进行了新思考和新探索:深化思想认识,从权力的本质在于人民性、权力运行二重性、权力作用重要性等方面厘清新时代强化权力监督的逻辑理路;明确监督路径,创建全面立体、目标导向、权威高效的权力监督体系;坚持多措并举,以党性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以法规制度建设刚性规范体系、以民主权利构建权力约束系统、以权力配置优化权力运行机制,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之路。
    9  服务资源整合视角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平衡路径的优化
    曲绍旭,郑英龙
    2020, 22(1):74-81.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10
    [摘要](4443) [HTML](0) [PDF 1.10 M](7539)
    摘要: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主体多但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回应低且沟通隔阂大、内容重复且专业化程度低等供需失衡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降低服务质量、浪费服务资源,而且会弱化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关系。随着社会服务资源介入社会治理在理论与实际上的推进,服务资源整合理论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该理论中所包含的优化服务供给方式、调整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服务模式等手段,能有效推进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平衡。基于此,借助于服务资源整合的理论视角,依托供需平衡的政策框架,提出优化平衡政策的链条、推动供需平衡的循环、促进平衡政策的产出等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平衡路径的优化策略。
    10  论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时代背景、核心主张和治理方略
    花 勇
    2020, 22(2):1-8.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2.001
    [摘要](4424) [HTML](0) [PDF 879.04 K](9218)
    摘要:
    21世纪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国际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度提升以及全球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和影响程度的加深,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符合国际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社会期望的全球治理观念。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立足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继承中国传统“天下观”和新中国和平外交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崇高价值目标,在经济领域,建设开放、创新、联动和包容的世界经济;在安全领域,坚持共同、综合、合作与可持续的安全观;在生态领域,坚持共同、绿色和法治的全球生态文明观;在网络领域,建立尊重主权与协同合作的网络治理机制。习近平全球治理观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进入新时代。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创新及时代意义再认识
    黄明理 吕雪峰
    2015, 17(2):5-11.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15.02.002
    [摘要](4337) [HTML](0) [PDF 916.18 K](3477)
    摘要: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势渗透和国内价值多元冲突等“内忧外患冶,是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时所必须置入的重要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认识的深化发展,为整合多样化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和建构社会主义价值秩序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是对国内意识形态“西化冶倾向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应对。它的创新表现在:实现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容,体现了其开放性;增添了共通的情感性因素和人类共性话语,增强了其感染力,扩大了其群众基础;分层要求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对象化。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信仰,提高认识、增强认同是前提,落小落细落实是关键。
    12  基于新理论框架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构
    孙其昂 张建晓
    2020, 22(1):22-27.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4
    [摘要](4313) [HTML](0) [PDF 992.00 K](7916)
    摘要:
    随着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推进,人们需要运用新理论框架,重新认识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此而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科、工作、环境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具体运行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呈现为由以相依性共存为逻辑的内圈层、以相互性关联为逻辑的中圈层、以复合性关系为逻辑的外圈层构成的圈层结构。为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发展,这就要求着力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认知,加强系统的多层次互动与协同,建设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13  中国水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组合条件研究
    刘 毅,张志伟
    2020, 22(1):44-52.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7
    [摘要](4203) [HTML](0) [PDF 1.02 M](7573)
    摘要:
    探索影响我国水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化组合条件,能够有效提升未来水权市场发展的整体稳健性。在市场环境主义范式下,构建包含初始水权分配的覆盖度、需方主体的活跃度、交易价格调整方式和交易支撑保障力的四维分析框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对11个典型的试点水权市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需方主体活跃度高是水权市场可持续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此前提下存在维系水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3种组合条件。该研究结论支持了各地依据本地特征制定差异化水权市场发展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了重点提升需方主体活跃度和完善水权交易平台功能的水权市场建设思路。
    14  国外环境风险感知跨学科研究的知识谱系
    王晓楠
    2020, 22(1):63-73.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0.01.009
    [摘要](4156) [HTML](0) [PDF 4.93 M](8316)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环境风险感知研究成为国际学者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国内外大量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对环境风险感知进行研究,但这一研究领域仍存在较大争议。以1982—2019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环境风险感知的415篇WOS期刊相关论文为样本,运用SATI软件构建知识单元共现矩阵,将矩阵导入 Ucinet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生成环境风险感知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采用SPSS软件对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呈现环境风险感知的9个研究流派和4个维度的知识谱系,并在此基础上割裂为实存论和建构论。多学科路径下环境风险感知研究在“概念阐释”“内容统一”“理论整合”呈现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特征,但是由于实存论和建构论的互异性和隔膜,导致环境风险感知研究难以实质融合,由此可为我国的环境风险感知研究提供借鉴和反思。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属性及教育原则探析
    喻义东
    2015, 17(2):18-22.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15.02.004
    [摘要](3767) [HTML](0) [PDF 853.91 K](3456)
    摘要:
    从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决定其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继承性与民族性、人本性与大众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等基本属性。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基于其基本属性,坚持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与开放性原则,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收到实效,实现教育目标。
    16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韩晓明 王金国 石照耀
    2015, 17(2):83-88.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15.02.016
    [摘要](3411) [HTML](0) [PDF 954.73 K](4802)
    摘要: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评价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依据,其评价体系与方法亟待完善。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以100 余所“211冶及省部共建的高校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对象在2009 年至2013 年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模型的分析能兼顾主观和客观因素,对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另外,针对目前科技发展存在校际和地区间不平衡问题,提出在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应引入质量因子等新指标,建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采用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17  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研究: 研究进展与评述
    胡兴球 张阳 郑爱翔
    2015, 17(2):59-64.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15.02.011
    [摘要](3359) [HTML](0) [PDF 888.01 K](4238)
    摘要:
    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跨界特征和共享特征使得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必须始终面对利益的多元化和治理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流域治理理论因关注跨界问题而经常被运用于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问题的研究,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可以从3 个方面梳理并分析其中的研究进展,即:流域治理理论在国际河流合作开发中的适用性、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治理主体分析、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政策与机制研究。这3 个方面的分析与评述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流域治理理论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研究交叉特征及发展方向。
    18  以世界观为切入点学好马列经典
    侯惠勤
    2021, 23(1):1-9.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21.01.001
    [摘要](3335) [HTML](0) [PDF 899.33 K](8725)
    摘要: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因此,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世界观为切入点阅读马列经典,这样才能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研读马列经典的主轴。学好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但是,要学好马列经典著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反对“只言片语”,抓“精神实质”;系统而非零碎、实际而非空洞地学;始终坚持为“自己弄清问题”而学;提升读书境界,把学习经典养成生活方式。正确处理好文本和历史的关系、矛盾与范畴的关系、主题和话语的关系以及词句和精神实质的关系是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时应当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19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思维
    刘泰来
    2015, 17(1):14-19.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15.01.003
    [摘要](3307) [HTML](0) [PDF 868.95 K](2780)
    摘要:
    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价值,它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参与全球治理、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是维护我国国家核心利益、为实现中国梦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的迫切诉求,是彰显中国开放自信的外交风范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际话语权争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关于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思路蕴含着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思维和新观点,包括: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相通相融,实干圆梦的新思维;经贸合作硬支撑,人文交流软助力,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新思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维护正当权益,决不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的新思维;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道路,全面布局,重视顶层设计的新思维,等等。我们要以习近平重要讲话为指导,积极创新,努力打造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不断开拓对外宣传和展示国家形象工作的新局面。
    20  构筑新常态背景下增长动力的新机制
    沈坤荣
    2015, 17(2):1-4. 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15.02.001
    [摘要](3302) [HTML](0) [PDF 1.01 M](3356)
    摘要: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冶下,增长驱动力、劳动力禀赋、产业结构、技术选择、资源环境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构筑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以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以收入分配结构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